第135章 新的問題(第2/2 頁)
購買自家公司保單的客戶,在50的目標收益率下,能和參與美林資管計劃的大投資者們收穫差不多的盈利。
美林資管計劃的投資期相對較短,也就年為一個週期。而“人生贏家”這樣的保險產品保期較長,基本都是10年起步。
而時間越長,所蘊藏的不確定性風險也就越高。但是“人生贏家”除了理財功能之外,還附贈了壽險的保障功能。這部分額外的保障收益,剛好對沖其相比於資管計劃,所承擔的那部分更高的風險。
風險越高,收益越高,這個邏輯完全通洽!
大部分投資者只要眼饞美林銀行之前資管計劃的發財機會,在經過黎耀祥的這一套話術洗腦之後,基本就急著同意籤保單了。
但世上哪有那麼多天上掉餡餅的好事,黎耀祥向客戶吹噓的50年收益率,只是預期收益率而已,並沒用用白紙黑字寫入合同的保障條款中。
至於真實的年收益率會是多少,那完全要看周陽到時候的心情。反正周陽以前從沒聽說過買保險年收益率能高到哪裡去,所以自己也不會做那種給人送錢的傻子。
去年的資管計劃之所以收益率報表,一方面是因為他需要用驚人的戰績來為自己揚名,另一方面也是為自己積累第一桶金。
但在之前收益結算時,周陽的上司科曼斯基看著大筆利潤劃到投資者名下,可是心疼壞了。
所以科曼斯基早就已經找周陽商量過了,今年就算依舊能收穫大量盈利,也要把其中的大部分收益想辦法截留下來,而分給投資者的那部分只要能打敗其他同行就行了。
反正資管計劃的具體投資操作,根本就不會向投資者公佈,所以暗中操作一下,抹掉一部分收益,其實是很容易的事情。
既然美林銀行可以這樣做,其昌保險自然也不會當傻子。
周陽接下來會把其昌保險公司,改製為其昌金融控股集團。集團旗下除了保險子公司之外,原先的投資管理部升格為獨立的資產管理子公司。
其昌保險所有的保險浮存金,會全權委託給其昌資管來管理,而後者則會收取必要的管理費和盈利分成。
這樣一來,就算周陽的投資收益再高,也能很輕鬆的把大部分盈利截留在其昌資管名下。
當然,這也帶來了一個新問題,周陽現在的佔股比例太低,只擁有其昌24的股份。如果不提高自己的股份,那麼他為其昌賺100塊錢,自己才能分到24塊,其餘都是免費為其他股東打工。
而且這個分成比例並沒比周陽目前在美林銀行的分紅高到哪裡去,這自然是他無法接受的。
更何況控股比例過低,還可能讓他未來在決策時受人掣肘。畢竟其昌公司現在的第一大股東,是用資管計劃的資金持有48的股份的美林香港資管部。
周陽現在是香港資管部的負責人,這部分股票的投票權自然在他手裡。但等他年底從美林離職後,情況就不一樣了,所以他必須在年底前解決這個問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