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頁(第1/2 頁)
讀史記漢書也就罷了,可讀成祖實錄就是大問題了!
成祖是誰?就是靖難起家的永樂皇帝,你一個藩王愛讀成祖實錄,自然要想學帝王心術,想要學著成祖怎麼靖難起兵!
只是讀成祖實錄也就罷了,&ldo;讀東徵記披星戴月而不分日夜&rdo;,這個殺傷力就更大了。
什麼是《東徵記》,大明朝有名的《東徵記》只有一部,就是宣宗御製的東徵實記,親述他征伐漢王的前因後果,而漢王恰恰就在山東安樂州就藩。
宣德元年,宣宗剛一即位,漢王朱高煦就在安樂州倡亂,企圖重演一遍靖難之變的故事,明宣宗斷然御駕親徵,勢如破竹勢不可擋,最後迫降了漢王朱高煦,這是明代歷史上的一大轉折。
後來明宣宗親筆寫成了《東徵記》,詳述他東徵的具體經過與漢王的最終失敗。
衡王讀東徵記幹什麼?那自然是想從漢王失敗的經過吸取經驗,完成一次完美的造反!
一想到這,吳孟輝覺得自己的後背都出了一身冷汗,雖然不知道這是真是假,但是這內容實在太觸目驚心了。
而且這內容不僅僅是觸目驚心,有些不怎麼關健的內容他可以確認是絕對真實的,有些內容不好說是真是假,他好歹聽說過。
還有些內容是第一次看到的猛料,雖然不知道真假,但憑著其它部分的感覺,他覺得即便不真,也不會太假。
雖然他之前也看過一些來歷不明的揭貼,其中的內容也很勁爆,但是跟今天看到的這部《登州淪亡痛史》,連根毛都不算。
內容實在太觸目驚心,而且他至於都忘記了時間,一口氣讀完了全篇,後面的內容更是字字誅心,每一段每一句都隱藏著無限殺機,把衡王府的所作所為都暴露在陽光底下。
很多事情他都聽說過甚至親眼見過,但是從來沒有人把衡王府的所作所為總結得這麼清楚,而且還披露了許多內情,可以說如果不是非常瞭解內情的當事人,根本不會講得這麼到位,總結得這麼清楚。
這揭貼直接披露了衡王府霸佔青萊兩府莊田的前因後果,事實資料皆在,還引用了嘉靖隆慶之際洪巡撫在山東查勘莊田所使用的部分資料與機密題奏,寫盡了青萊兩府民戶的水熱火深。
吳孟輝去過好幾回青州府與萊州府,知道那裡的民戶一直泡在苦水裡,印象十分深刻,但是隻有讀過這幾頁紙以後,吳孟輝才明白那裡的民戶苦到什麼程度了。
衡王府的所作所為,絕對是無法無天,強佔民田只是冰山的一角而已,他們幹過的壞事海載斗量,欺男霸女,強奪民財,暗中勾結貪官汙吏,所有見不得光的勾當,這部揭貼都一一指了出來。
很多事情都是有據可查的,因此吳孟輝覺得其它部分應當大致也是真實,而且越到後面,披露的真相就越多。
比方說大名鼎鼎的福山劫銀案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幾十號訓練有素的公人怎麼在盜匪突襲之下轟然而潰,對方又到底是怎麼樣的精兵勁卒?
而且案發到現在已經一個月了,黃縣、福山縣出動了幾百號公人刮地三尺,甚至連省裡、府裡的名捕快都親自過去查案,到現在仍然是一無所獲,這到意味著什麼?到底誰能無聲無息不留痕跡地做下這樣的大案子!
現在這份揭貼就明確指出,整個東三府除了衡王府的儀衛司之外,沒有人能有這樣的本領,也只有衡王府的儀衛司才能神不知鬼不覺地做下這樣的案子!
吳孟輝覺得這份揭貼講得很有道理,而且揭貼更是進一步披露了衡王府與黃縣負責巡捕緝盜的主薄董志超早有勾結,偏偏案子發生在黃縣,董志超帶隊辦了一個月的案子,半點線索都沒有,案子沒有任何進展。
雖然揭貼裡沒說更多的內容,但是吳孟輝已經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