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頁(第1/2 頁)
正如沈濱所估算的那樣,雷初陽是陝西人,他曾經有個親戚在登州府當過倉副使,雖然是個雜官,但大河有水小河滿,雷初陽的日子過得也蠻滋潤。
可是好景不長,他那個親戚只顧自己撈,不肯帶上官一起發財,結果只能一不小心吃了牢飯,雷初陽也以為自己好日子到頭了,卻發現親戚給他留下的人脈還在,自己還能做點小買賣。
最初是小買賣,但是雷初陽很快發現小買賣不賺錢,沒了親戚照顧有時候還要虧錢,所以很快他就往歪門邪道走。
他親戚當過倉副使,登州府的倉庫他閉著眼睛都能走一遍,而且由於業務關係,萊州府、登州衛的各種庫房他也接觸過幾回。
既然有人脈有門路,各級主管整天都在擔心上官視察、盤點的問題,他就專業負責牽線搭橋相互抱團相互取暖。
哪裡缺了羊毛,他就找黃縣的倉庫裡借幾千斤羊毛出去,福山縣臨時需要三千張牛皮,他從登州衛借兩千張牛皮過去應付。
到了後來,登州府各級庫房的盤虧越來越多,他的生意也越做做大,不管是糧食、衣裝、皮毛還是各色土特產,只要你肯付出足夠的代價,他都有辦法幫你騰挪周轉過來,應付上官檢查絕無半點問題。
最近兩年,雷初陽經手的生意就更顯誇張,不止是普通錢穀之類,有一次登州府發現府裡不知道什麼時候少了三條海船,偏偏上級盤點在即,雷初陽硬是走了登州衛的關係,借了三條戰船過來應付檢查。
還有一次,兵部突然要操閱登州衛,可是登州衛缺額太多,兵甲不齊,主力又已經奔赴京操,根本不成隊伍,眼見要大難臨頭。
還是雷初陽靈動一動,從登州好幾個縣借來數百人的鄉兵、壯班,加上縣裡的庫存兵甲拼湊出一支隊伍,加上登州衛原來的少量隊伍,硬是把這次操閱給糊弄過去。
總而言之,在登萊兩府,這雷初陽也可以算是一號人物,論神通柳鵬望塵莫及,可惜雷初陽再有能耐,還是缺了一面官面上的身份,所以才淪落今天這個地步。
柳鵬對於雷初陽非常好奇,他當即追問道:&ldo;雷初陽,既然你挺有能耐,那你說說,是怎麼吃的牢飯?答的好,我送你一頓大餐。&rdo;
雷初陽這些時日過得還算不壞,但是絕對不算好,好些時日沒見到油水,還沒入夜肚子就餓扁了,聽到柳鵬這麼一說,他不由興奮起來
他當即就真把自己入獄的原因說了一部分出來了,正如柳鵬估計的那樣,這件事與前次的福山縣官銀被劫案關係很深。
第53章膽大包天
福山縣的陶縣丞,可以說是很懂得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一個人,雷初陽跟他這幾年合作下來,陶縣丞絕對稱得上日進鬥金。
陶縣丞膽子大到什麼程度,只要你肯出錢,不管是縣裡倉庫的兵甲、盾牌、火槍可以直接借出去,甚至連壯班的守兵、快班的衙役都可以給你調出來,前次登州衛應付兵部操閱,主力就是福山縣的鄉兵、衙役。
陶縣丞可以說是一切都無所顧忌了,他敢借出去的東西甚至包括預備倉的部分錢糧,甚至還曾經把自己的官印抵押出去,然後用借來的錢在春荒的時候大事放債。
總而言之,陶縣丞是一位很懂得利用手上資源的大老爺,幾年經營下來,他積攢了不少家底。
只是賺得多開銷也大,在老家又是起宅子又是買地買鋪子,還在揚州府買了一對瘦馬,更要跟府裡省裡的諸位上官打好關係,手上的現銀多數時候也不過是千多兩。
可是陶縣丞既然知道以財生財之道,自然不願意侷限於小小的縣丞,最近他突然打通了一條吏部的路子,準備搏一搏,拿三千兩銀子買一個江浙知縣的好缺回來。
只要這知縣缺到手,半年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