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頁(第2/2 頁)
統帥內心一陣窩火,貴為霍冬星絕對的權力核心,可能整個星球只有太子斑一個人敢這麼跟他說話。
太子斑手裡的一大沓機密文獻,詳細記載了霍冬星記憶上載技術的軍方研究史。
霍冬星的記憶上載技術開發於太子斑出生之前的世代,發展至今已經相對成熟。在上一世代,霍冬星生物科技突破了對大腦神經元突觸的人工讀取,成功繪製了大腦神經元連結圖譜,為人腦記憶的共享與移植提供了理論支援。
隨著廣泛運用的植入式個人終端功能日趨強大,霍冬星人隨時從自己大腦裡抽取特定的個人記憶片段,如同舊時代共享照片一樣分享到社交網路上和親友共同賞析,已經不是一件奇怪的事情。實際上,由於人腦記憶不可修改的特性,透過個人終端抽取的記憶已經廣泛運用到司法、新聞等領域。
然而,記憶上載並不是科技對於大腦探索的極限。還有一個更深層、更隱秘的大腦功能,一直無人能破解。
——思想。
人們能從他人的記憶共享中明白他人往日所見所聞,卻永遠不能洞悉,他人在經歷這些事件時,內心的感受是什麼,思考是什麼,甚至對於未來的打算是什麼;學者們將這種假設的情況稱之為記憶共情。
但是有人發現,原來在現有技術下,真的有一個途徑可以實現記憶共情——只要擁有相同的dna就有可能。霍冬星由於某種奇怪的遺傳規律,幾乎沒有同卵雙胞胎降生,這一遺傳特性直接推遲了記憶共情途徑的發現。不過終於這個隱秘的途徑還是被軍方發現了,最初這一現象是在恢復一些遭遇腦部創傷的失憶病人身上發現的;但科學家和心理學家們都難以分辨這到底是記憶共情,還是單純地喚回了病人本身的記憶和思考。後來,科學的魔爪就伸向了克隆小鼠,克隆猴;研究表明,擁有相同dna的兩個生物,確實可以實現記憶共情。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