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頁(第1/2 頁)
曾國藩在這裡把家居的兩年稱為&ldo;大悔大悟&rdo;之年,經過一年多的鄉居,曾國藩的思維方式發生了重大轉變。後來他回憶自己的這一變化說:&ldo;昔年自負本領甚大,可屈可伸,可行可藏,又每見人家不是。自從丁己、戊午大悔大悟之後,乃知自己全無本領,凡事都見得人家幾分是處,故自戊午至今九年,與四十歲前迥不相同。&rdo;
四
人算不如天算。曾國藩本以為平定太平天國之戰與自己沒有關係了,不想在天京內訌之後,太平天國勢力又迴光返照,攻破了清軍江南江北大營。鹹豐八年皇帝不得不重新起用曾國藩。大喜過望的曾國藩再不提任何條件,立刻出山。
曾國藩的朋友們驚訝地發現,曾國藩變了,變得他們幾乎不認識了。
首先,他變得和氣、謙虛、周到了。
以前他做事直來直去,不太講求虛文俗套。現在則和那些庸官俗吏一樣注意禮儀排場。他在給曾國荃的信中說,與人相處,不能過於拙直:&ldo;餘生平不講文飾,到處行不動,近來大悟前非。&rdo;在官場生存,必須習慣官場上虛與委蛇的那一套:&ldo;官員及紳士交際,則心雖有等差而外之儀文不可不稍隆,餘之所以不獲於官場者,此也。&rdo;
他在啟程前首先給各軍將領、各地大吏每人致信一封,以非常謙恭的語氣,乞惠&ldo;指標&rdo;。
到了長沙之後,首先拜遍大小衙門,連小小的長沙縣衙他也親自造訪。
原來對那些無用的官樣文章,他不理不睬,現在則每信必復。他對老朋友檢討說,以前&ldo;接人應事,恆多怠慢,公牘私書,或未酬答。坐是與時乖舛,動多齟齬&rdo;。因此&ldo;此次再赴軍中,消除事求可、功求成之宿見,虛與委蛇,絕去町畦。無不復之緘諮,無不批之稟牘,小物克勤,酬應少周,藉以稍息浮言&rdo;。
此前他對人總是持有一種&ldo;眾人皆醉我獨醒&rdo;的心態。現在他努力包容那些醜陋的官場生存者,設身處地體諒他們的難處,交往時極盡拉攏撫慰之能事,必要時&ldo;啖之以厚利&rdo;。
以前曾國藩是斑馬群中的野馬,自然引起斑馬們的群起攻擊。現在他也塗上了斑紋,以便令斑馬們誤認為自己是他們的同類。然而這番變化太過迅速,甚至引起好友們的誤解。郭嵩燾說:&ldo;曾司馬再出,頗務委曲周全。龍翰臣方伯寓書少鶴,言司馬再至江西,人人愜望,而渠獨以為憂。憂其毀方瓦合,而任事之氣不如前此之堅也。&rdo;胡林翼則說他&ldo;漸趨圓熟之風,無復剛方之氣&rdo;。曾國藩自己也承認:&ldo;寸心之沉毅憤發,尚不如前次之志。至於應酬周到,有信必復,公牘必於本日完畢,則遠勝於前。&rdo;
然而這套儒道融揉的老練、神鬼莫測的神態在官場上卻如魚得水,&ldo;再至江西,人人愜望&rdo;,從此他用人備餉比以前大為順利。他自己也滿意地說:&ldo;吾往年在外,與官場落落不合,幾至到處荊榛。此次改弦易轍,稍覺相安。&rdo;
二是他對皇帝,不再那麼直言不諱,而是學會了打太極拳。曾氏早年奏摺,&ldo;戇直激切,不講究方式方法&rdo;,那道《敬呈聖德三端預防流弊疏》曾惹得皇帝大怒,差點引來殺身之禍。練兵之初,曾國藩不光對同僚不假辭色,甚至對皇帝說話也句句如鋼似鐵。皇帝給他下過多次指示,都被他以不合實際為由直接頂了回去。比如鹹豐三年十月,武漢被太平軍圍困,皇帝急命正在練兵的曾國藩去營救。曾國藩卻因兵未練熟,裝備未齊,拒不聽命,說:&ldo;未敢因諭旨嚴催,稍事拘泥。&rdo;當年十一月,太平軍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