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頁(第1/2 頁)
第三節 批評&ldo;一號首長&rdo;與被&ldo;京師權貴唾罵&rdo;
一
這&ldo;第二大塹&rdo;並沒有使曾國藩沮喪消沉,反而更加激起了他對這個官僚體系的戰鬥決心,堅定了他&ldo;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rdo;的意志。在一年多的時間裡,他滿懷赤誠,盡忠竭智,先後上了《應詔陳言疏》、《條陳日講事宜疏》、《議汰兵書》、《備陳民間疾苦疏》、《平銀價疏》等多道奏疏。全面深入地指出了大清天下面臨的種種危機,官僚體系存在的諸多問題,呼籲皇帝大刀闊斧,加以徹底改革。
這些摺子是曾國藩輸心剖膽殫精竭慮的產物。他以為,新皇帝既然振作有為,肯定會採納他的建議。然而,事實證明,他太過天真了。鹹豐皇帝並沒有這個魄力。鹹豐心胸狹窄,氣質庸弱,完全談不上雄才大略。他對如何駕馭大清政治心無定見,曾國藩上的這些摺子,他草草讀了一遍,隨口誇獎幾句,事後卻扔進廢紙簍,沒了下文。
曾國藩大失所望,鬱悶無已,給友人寫信說,自從皇帝發下求言詔書以來,上書言事的,有一百多人。其中有許多有見地的奏章,發到有關部門討論的時候,得到的只是&ldo;沒什麼價值,不必討論&rdo;這幾個字的答覆,或者發到各省執行,但是一通上諭之後,各地沒有反應,朝廷也很快忘了這件事。讀書人掏心掏肝的血誠,只變成了辦事員紙簍中的廢紙。每想及此,心中怎不憤懣。
曾國藩的心情越來越焦急。因為天下大亂已經從可能變成了現實。鹹豐元年,太平軍起,很快席捲廣西。對於這場大亂,鹹豐皇帝毫無準備。他就像一個沒頭的蒼蠅一樣,指揮混亂,佈置失措。曾國藩的內心被焦灼得日夜不安:自度身世,在各部之間俯仰升沉,不知道最終是個什麼結果。再觀天下,到處是貧不聊生之人。向前無法貢獻自己的才智於國家,退後無法很好地營謀自己的出路,除了直接向皇帝上書之外,還有什麼辦法呢?
曾國藩認為,要想挽救大清帝國,只有敲打醒這個糊塗皇帝才行。在強烈的責任感支配下,以謹慎聞名的曾國藩做出了一個晚清官場極為罕見的舉動:直言批評皇帝。他上了《敬陳聖德三端預防流弊疏》,鋒芒直指鹹豐皇帝的三個缺點:
一是見小不見大,小事精明,大事糊塗。他批評皇帝有&ldo;瑣碎之風&rdo;,&ldo;謹於小而反忽於大&rdo;,成天把精力用於挑大臣們禮儀疏漏之類的小毛病,苛於小節,疏於大計,對派往廣西鎮壓起義的人員安排不當。
二是&ldo;徒尚文飾,不求實際&rdo;。鼓勵大家進言,大家提了不少意見,其中怎麼也會有幾條有見解的吧?結果卻都是批了&ldo;無庸議&rdo;三字而已,沒有一項落實。&ldo;間有特被獎許者,手詔以褒倭仁,未幾而疏之萬裡之外。優旨以答蘇廷魁,未幾而斥為亂道之流,是鮮察言之實意,徒飾納諫之虛文……&rdo;偶爾有幾個被肯定的,也沒有好結果。剛剛親書手諭表彰倭仁,不久就驅之於萬裡之外。剛剛發布肯定蘇廷魁的聖旨,不久又批評他是離經叛道。看來您所謂求言,並無誠意,只不過是想獲得肯於納諫之虛名而已。
三是剛愎自用,飾非拒諫,出爾反爾,自食其言。一開始說聽取大家意見,現在卻動不動就說&ldo;大權朕自持之&rdo;,&ldo;不容臣下更參末議&rdo;。
曾國藩希望自己的這道奏摺,能起到當頭棒喝的作用,使皇帝幡然猛醒,改弦易轍。他也希望透過自己的行動,在朝廷中引發直言的風潮:
現在人才不振,皆謹小而忽於大,人人皆習脂韋唯阿之風,欲以此疏稍挽風氣。冀在廷(大臣)皆趨於骨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