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部分(第2/4 頁)
,因此上就有了今天這場官司。
………………
ps:本章是加更!老書友都知道今晚又是新書榜換榜的時間,而能否上榜對一本新書可是太重要了!本書也想衝一衝,敬請諸位書友看完這一章之後能一併投個推薦票。感激不盡了!
第二十八章 官司(二)
聽完事情原委,黃司馬膩味的更狠了。一個被夫家休掉的棄婦還不夠可憐的,既是偶遇,不念夫妻舊情寒暄問候也就罷了,還要上去與個婦人爭執口角,真是涼薄。而後見那婦人的兄弟不是善茬,就該趁夜回了縣治才是,介時真要有事也是本鄉本土的好料理,傳出去的範圍也小些。一個讀書人進衙門打官司很好看嘛?
心下想著這事,黃司馬將要進襄城縣衙的側門時,卻見對面正走來一人,穿著一身道衣,面相甚熟。
唐時穿衣風尚比較開放,因道衣穿著舒適隨意,所以許多個官員士大夫們也都置辦著好幾身,平日公事之餘將它拿來做家居常服穿。所以穿道衣的並不就一定是道士。
黃司馬看清楚了那人的面貌後,頓時笑著迎了上去,“昨天聽犬子回來說方大人不曾前往峴山,某還尋思著是不是大人身子有所不適,正想等今日散衙後往大人私宅探問的,卻不想竟在此地碰上了,真是好緣法”。
“昨天是有事耽誤了”,正值中年的方別駕隨意回了一句後饒有興致問道:“司馬大人的公子可是姓黃名繼來的,哦!果然是他,昨日貴家公子那首《登峴山》某已看了,實是不可多得的上佳之作。黃大人有子如此,必當青出於藍,可喜可賀”。
昨日那長隨趕到州衙時太晚,張啟玉已將所有的文稿交予了方別駕。雖然已經做了些準備,但黃司馬依舊是不想在這個話題上多說,打了個哈哈應付過去後忙轉了話題問道:“大人怎麼來了此間?”。
“今日難得各曹送來的公文少,閒著就出來坊市間轉轉,正好聽人說首縣衙門有棄婦告夫之事,這不就隨著來看熱鬧了。縣衙正門人太多,只好走這側門了。黃大人因何而來呀?”。
方別駕說的隨意,黃司馬卻不真信他是閒的沒事兒才會在街上亂逛。如今州衙裡誰不知道這位新來的方大人乃是從御史臺貶官下來的。雖然是個謫官,但誰也不敢真就小瞧了他。畢竟這位是從御史中丞的位子上被貶下來的。
唐朝御史臺下轄臺院、殿院、察院三個部分。御史臺的一號人物是一名御史大夫,除此便是兩位御史中丞。作為御史臺的三巨頭之一,這位方大人可是當之無愧的言官領袖人物。在貶官之前,這位方中丞專司的便是察院,而御史臺察院最主要的任務便是派遣御史巡遊天下監察各道州軍民政事。
說來唐朝的地方官們除了頂頭上司之外最怕的就是這些個神出鬼沒,卻又有通天許可權的監察御史。而今這麼個監察御史頭子到了襄州州衙,雖說是被貶下來的,但誰敢不忌他三分?
更別說這位之所以被貶是因為一本彈章往死裡得罪了武三思。武三思是誰?那可是當今聖神皇帝的親侄兒,漫天下人都知道除了武承嗣之外,前神龍天后武則天最喜歡的就是這個被封為梁王的侄子。在當今武氏一族烈火烹油的時候,往死裡得罪了武三思卻還能安然無恙被貶到襄州出任別駕,這本身就說明方別駕那也是朝堂裡有硬底子根基的。
別看都是貶謫,但裡邊的講究大了。往常裡得罪武三思的人,十個有十個都是被貶到嶺南,甚或是交趾郡的。這樣的貶法兒其實跟下大理寺殺頭也沒什麼區別,不過是把殺人的刀子換成了水土不服及瘴癘之氣而已。自大唐開國以來,凡是被貶往嶺南的官員最終能生回中原的可謂是十不存一。
因是有著這樣的背景根腳,方別駕雖頂著個謫官身份,卻在襄州府衙氣場十足。本就一意奉行“無為而治”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