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4/5 頁)
絕代,
九十年代不洗馬桶蓋。
(引自:順口溜吧— )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工業越來越發展了,環境汙染也越來越嚴重了。這種汙染往往最先體現在水質的變化上。
只要閣下留意,就不難發現,許多順口溜都是中國發展變化的一種“*”: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以前:
通訊基本靠吼,交通基本靠走,
治安基本靠狗,休閒基本靠酒,
取暖基本靠抖,娛樂基本靠手,
耕地基本靠牛,照明基本靠油,
老婆基本靠買,發財基本靠偷。
掌握時間:
六十年代在天上,太陽照得明晃晃;
七十年代在牆上,掛鐘嘀嗒嘀嗒響;
八十年代在手上,黑夜也能把點看;
九十年代在腰上,傳呼手機隨時亮。
(引自:順口溜吧— )
……
引用本文,請做好連結:/wen05。htm 。。
打油詩讓哪些人如鯁在喉
打油詩(順口溜)相當於詩歌中的“雜文”,歌功頌德者少,針貶時弊者多。國民黨統治大陸時,魯迅先生的雜文是匕首,是投槍。現在,政府與百姓雖沒了敵我矛盾,打油詩不會有很濃的火藥味,但有些打油詩讓某些人看了往往會如 鯁在喉,不舒服,批評指責又怕別人說自己在對號入座。所以,這些人肯定不會歡迎打油詩的。
酒喝一瓶不醉,舞跳一宿不累,
麻將老K樣樣會,老婆說啥都對。
(引自:順口溜吧——)
這首打油詩說的是“有些幹部”整天只知道吃喝玩樂,日程安排里根本沒有工作。他們看了這首打油詩,可能還會“鳴冤”:我喝酒也是在工作啊,跳舞、打牌也是為了工作啊!
可見,好酒貪玩者,對打油詩如鯁在喉。
第二,貪汙受賄者,對打油詩如鯁在喉。
跑跑送送,提拔重用;
只跑不送,原地不動;
不跑不送,降級使用。
(引自:順口溜吧——)
要想得到領導的賞識,並委以重任,走捷徑就得跑和送,“跑”可以保持聯絡,“送”可以密切聯絡。賄賂重了,委以的“任務”也就重了。
第三,作風*者,對打油詩如鯁在喉。
過去的幹部:
吃的是紅米飯,喝的是南瓜湯,
老婆一個,子女一幫。
現在的某些幹部:
吃的是白米飯,喝的是王八湯,
子女一個,妻妾一幫。
(引自:順口溜吧——)
這些年揪出的貪官往往都有一個共同的“愛好”:金屋藏嬌,而且藏的一般不止一個,是“一幫”。*、胡長清、邱曉華等包養的情婦都在10個以上。有的則是直接斷送在情婦手裡:如四川郫縣唐昌糧站原站長張浩,內蒙古呼和浩特市一公安局長梁冠中都因情婦而東窗事發。
第四,官僚主義者,對打油詩如鯁在喉。
領導下鄉桑塔納,隔著玻璃看莊稼。
吃的都是四腳爬,摟的一色十七八。
(引自:順口溜吧——)
這些領導體察民情的方式就是坐在車子裡看一看,連車窗玻璃都不會搖下來!然後回到辦公室去發號施令。吃山珍野味理所應當,玩妙齡少女輕車熟路。
第五,翫忽職守者,對打油詩如鯁在喉。
辛辛苦苦國外引進裝置,
大大方方花去一筆外匯。
回來一看產地原在國內,
哈哈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