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逆推合成方法(第2/2 頁)
聞人龍一臉亢奮,揮舞著拳頭:“沒問題,這就是我夢寐以求的瞬間,發現一個分子,研發出拯救數千萬人的性命,這種感覺真是太棒了。我已經徹底愛上了這個地方。”
陳以清從震驚中恢復過來,已經在開始考慮後續步驟了:“可以,由於阿爾茨海默症是腦部疾病,我們後續給藥方式就要考慮到突破血腦屏障的問題。同時安全性和毒理測試也要更完善一點,還要考慮一些老年常見疾病可能導致的影響。”
唐缺雙手在胸前交叉,突然問道:“衛總,第二個任務呢?”
衛康讚許地看了他一眼,接著說道:“第二個任務,我會向你們開放許可權,你們要好好研究三清研發的所有藥方,尤其是這些藥物分子,我是一時僥倖才發現的抗癌藥,其背後的原理我並不清楚。”
“所以從科學角度來說,需要你們一起深入研究其中原理,最好能總結歸納出一些東西來。這樣對我們以後研發藥物也會有幫助。”
唐缺兩眼放光,驚歎道:“天啦,這想法太棒了,非常吸引人,快開始吧,我已經迫不及待了。”
衛康看著三人一副躍躍欲試的模樣,滿意地笑了。
傳統藥物設計從總體上來講,缺乏成熟完善的發現途徑,具有很大的盲目性,一般平均要篩選10000種化合物以上才能得到一種新藥,因此開發效率很低,很難迅速得到合適的新藥來治療越來越多的疑難雜症。
隨著計算機技術及計算化學、分子生物學和藥物化學的發展,藥物設計進入了理性階段,
計算機輔助藥物設計方法(cadd)是藥物分子設計的基礎,它已經發展成為一門完善和新興的研究領域,大大提高了藥物開發的效率,為人們攻克一些頑症提供了嶄新的思路和成功的希望。
它是依據生物化學,酶學,分子生物學以及遺傳學等生命科學的研究成果,針對這些基礎研究中所揭示的包括酶,受體,離子通道及核酸等潛在的藥物設計靶點,並參考其它類源性配體或天然產物的化學結構特徵,設計出合理的藥物分子。
假以時日,藥物設計會進入一個新的發展時期,人類古老的夢想——理論設計好所需物質然後再進行合成的時代正在成為現實!
而在藥物合成工藝中,逆合成分析法,是有機合成路線設計的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
逆合成分析法的突出特徵是逆向邏輯思維,從複雜的目標分子推匯出簡單的起始原料的思維過程,與化學合成的實際過程剛好相反,因此被稱為“逆”合成,或“反”合成。
當代有機合成化學大師、哈佛大學ejrey教授於上世紀60年代正式提出了逆合成分析法。而這位正是陳以清在哈佛讀博士時候的導師。
逆合成分析的過程可以簡單地概括為:以目標分子的結構剖析為基礎,將切斷,確定合成子,尋找合成等價物三個步驟反覆進行,直到找出合適的起始原料。
掌握的化學反應方面的知識越全面,合成路線的設計思路就越開闊。
在設計藥物合成工藝路線時,通常希望路線儘量簡捷,以最少的反應步驟完成藥物分子的構建。但這不能以犧牲藥物的質量為代價,必須確保藥物的純度。
這就要求設計者對反應的選擇性有充分了解,儘量使用高選擇性反應,減少副產物的生成,以獲取高質量的產物。
幸運的是,這三位博士都有著豐富的經驗,全面淵博的知識,有了現成的藥物分子,逆向推導合成方法並不算太難。
一個月後,新的藥物終於在實驗室裡合成了出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