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頁(第1/2 頁)
&ldo;啊啊&rdo;同一時間,四周慘叫聲接二連三響起。
沒有一絲準備的守城官兵,被忽然發難的禁衛殺個措手不及,血濺五步。只把旁邊數個等侯進城的百姓商人,嚇的兩腿發軟,驚叫四起,到處逃竄。禁衛兵臉色猙獰,毫不猶豫的衝上去,三刀兩刀砍的一乾二淨。
只是用了不到一柱香工夫,城門口便如人間地獄,血流成河,守城兵將無一逃生,成為刀下亡魂。
而就在此時,何晨領著二千騎兵,已經出現在遠方地平線上,一個黑影,兩個黑影,最後黑壓壓一片如螞蟻搬家,不停的起伏移動,宛若一條黑龍翻騰出海。經過大半上午的奔襲,宛城兵略有些疲憊,但如今天洛陽城已遠遠在望,卻讓他們心生激動。
二千騎兵中,有大半以上半年前隨何晨進京參於誅閹壯舉。那已經成為他們畢身中最為輝煌的功績與私下誇耀的談資。每當在新兵蛋子和別人近乎崇拜與敬佩的目光中,他們都高高的昂起頭顱,驕傲而又大聲講述當日太守如何英勇,自己如何拼死殺敵,並且樂此不疲。如今二進皇城,又要隨何太守幹一番驚天動地的事業,每個人都熱血高漲,胸潮澎湃。想想那世人敬仰的目光,太守毫不吝嗇黃金株錢,還有美貌無比,嬌媚可人的侍女,更有官階升職的獎勵,每個士死胸中都藏著一把火,恨不得立馬在太守面前好好表現自己。
騎兵疾風電馳,很快就來到洛陽城門口。
本以為要經過一場大戰的宛城兵,精神高度集中,手中兵器早已引弦待發,只是陡然見眼前屍體堆積,血染黃土,這情景卻讓他們傻了眼,手中的兵器愣愣擱在空中,硬是無法落下來。直到一將跪地,大聲泣道:&ldo;吳匡參見太守。&rdo;時,這才愰然大悟過來,原來此人是內應奪城來的啊。士兵看向何晨的雙眼,更是火熱崇拜。
領著禁衛軍的,乃是當年何進部曲吳匡。
吳匡為人忠勇而不拘小節。自隨何進進京以來,忠心耿耿,鞍前馬後,從無異心。何進身死,眾將隨從部曲無不樹倒獼猴散,各奔前程。只有他一人放聲大哭哀悼,並且怨恨何進弟何苗不能與其兄同心協力,又與宮中閹人有所勾結,便在董卓其弟幫助下,與張彰領幾百忠心部曲殺何苗於洛城。而後本想領兵投奔殺盡宮中閹人,報何進血海深仇的何晨,只是在何晨密信勸說下,留於京都,依輔董卓,然後伺機行事。只是吳匡因何太后之事受牽連,被削大部份兵權,如今也只當個羽林中郎將,負責訓練一曲禁衛軍。
何晨既決定奔襲,便書信一封吳匡,讓他舉為內應。
吳匡毫不猶豫答應下來,兩人約好時日,一動同手。當然何晨也防備一手,怕吳匡變節,但吳匡在何晨信使質問下,竟然面不改色剁下小指,讓信使連同書信送於何晨。同一時間,何晨還聯絡上何進主薄陳琳等舊人,探皆未發現異動,何晨這才下定決心,讓吳匡奪城。
&ldo;吳將軍不必多禮,如今軍情緊急,我自帶騎兵入城面見聖上。留下張遼領五百將士,助你守好關卡,保我退路。&rdo;既然用吳匡,那就要用人不疑,給他足夠的信任。
&ldo;將軍放心,有匡在此,他們休想短時間內奪回城門,隨非踏過屬下屍體。&rdo;吳匡目光堅毅,語音鏗鏘有力道。
&ldo;好,那就拜託吳將軍了,我們走。&rdo;
&ldo;駕&rdo;
&ldo;達拉達拉&rdo;騎兵大隊在何晨身先士卒帶領,有如一陣風般衝進洛陽大城。
洛陽城蕭條衰敗的厲害,寬敞的街道上,冷冷清清。與大半年前相比,有如天差地別。街上行人寥寥數幾,也是低頭趕路,行色匆匆,往日的商販、雜耍把式等都難已尋覓,偶爾有一兩處店家開門,卻見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