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頁(第1/2 頁)
哪怕曹操當年,也是在佔據兗、豫、揚三州大部分土地基礎上,又是董卓死後,關中軍四分五裂情況前提下,才敢迎都於許地。所以此計雖然效益驚天,但眼下著實是急不得。所謂心急吃不得熱豆腐,偷雞不成反惹一身騷就大大不美。但搶官不一樣,董卓京都橫行,仇家遍地,當今天子雖然年幼,但也聰慧,對董卓大包大攬,也是敢怒不敢言,假如自己趁機進京面聖,一來搶個官職,立個討賊文書是沒問題,這樣就能名正言順擴大地盤;二來也不用擔心董卓會來攻打自己,那廝估計受不了十八路諸侯圍攻,準備挾天子退長安呢。三來等自己實力到達一定地步,到時候師出有名,或攻或守或迎,全在一念之間。其中最最重要的是,自己安家立業之本武將技,軍師策,便又有提升的可能了。
何晨看著兩人目光直瞪著自己出神,還以為這計劃哪裡有什麼不對,摸了摸腦袋,滿臉訕笑,一臉老實巴交,憨厚無比道:&ldo;此計看起來極為冒險,而且袁紹所誆來的戰馬大多劣質,諸多細節問題上還要兩位先生多多完善。&rdo;
回過神來的荀攸,看著何晨那極有誘惑欺騙性的表情,不由不服氣,擊掌節嘆道:&ldo;以後誰說府君乃一介武夫,只怕荀攸第一個不信。如此一環緊扣一環神鬼之策,當真不是凡人可想的出來。&rdo;
何晨眉開眼笑,得瑟的不行道:&ldo;低調,一定要低調。&rdo;
田豐細細捋須,眯著雙眼,細細回味,深得其中精髓道:&ldo;公達所言不差。府君連番設計,並且因為袁紹避戰而辱罵撕臉,只怕府君一個急公好義名聲是跑不來了;二來更是狠狠打擊袁紹不臣之心,讓其不得不全力督戰虎牢,以堵天下悠悠之口;三來虎牢一戰,漢升名揚天下,實乃振我軍心,揚我軍名。第四,估計全天下人都以為府君是因為與袁紹翻臉,所以憤然退回宛城。卻不料趁機發難,真奔京師,出其不意,功其不備,大大出乎所有人意料之外。最重要的第五點,府君一旦奔襲洛陽得手,只怕京師震動,董卓慌亂之下必然回兵,到時諸侯尾隨追殺,董卓必敗無疑。府君此計,深得兵法精髓,當真是妙不可言。&rdo;
荀攸同意的點點頭道:&ldo;最後一點實乃點晴之筆。不然前面一番做為,也只是小打小鬧罷了。只是不知為何府君如此確定必然是董卓親自帶兵督戰虎牢?&rdo;
何晨這騷貨正給他們誇的心花怒放,全身飄飄然,爽的不行,忽然聽荀攸這麼一說,想也不想就道:&ldo;李儒那廝就是這樣勸董卓的。&rdo;
&ldo;李儒是誰?&rdo;荀攸、田豐兩人同時出聲問道,滿臉古怪。
我勒,說漏嘴了。何晨汗如瀑布,果然是馬屁誤事,只能耐著性子解釋道:&ldo;李儒乃是董卓女婿,帳下第一謀臣,董卓大多時候有什麼決策都聽他的。&rdo;
何晨解釋不但沒有讓兩人釋懷,更是滿臉狐疑道:&ldo;既然兩人關係如此密切,這麼重大訊息怎麼會傳到將軍耳裡?&rdo;
額的娘啊,越解釋越抹黑,何晨只能抬頭望天,極其無賴道:&ldo;啊,今日天怎麼這麼藍?&rdo;
田豐哭笑不得道:&ldo;府君,天空給烏雲遮住了。&rdo;
我戳,這麼不給面子。&ldo;啊,飛在那裡的是什麼鳥?&rdo;
田豐、荀攸滿腦黑線,顯然這個何大老爺是不想細說此事,他們也就沒有再仔細追問,狼有狼跡,蛇有蛇道,鼠有鼠窩,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門路,也許何晨老早就在李儒那裡植下釘子也說不定。
荀攸決定不在這個問題上計較而經過一番深思後道:&ldo;進京不難出京難。一旦得到訊息的董卓各路諸軍,必然會封鎖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