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頁(第1/2 頁)
「陛下的意思你們應該清楚,他現在沒有選秀的意思。」
梁施芊現在入宮不過是無名無份,若陛下不願接受她,她此後就是青燈古佛一輩子的命運。
而陛下的性格已經很明顯了,他不是個願意受人擺布的。
對這個名滿京城的孫女(女兒)萊國公夫人和世子夫人還是很疼愛的,但相比家族的前程……
「陛下後宮總不會一直沒人,芊姐兒性情溫和聰慧,有娘娘您在,陛下怎麼會不喜歡。」萊國公夫人說道,想到前些時間崇寧長公主的公主府,她越發肯定。
有眼睛的都能看出來,陛下這是將崇寧長公主拉出了火坑。
世子夫人沒說話,顯然也是同意。
梁太后心知孃家已經下定決心要將芊姐兒送進宮,想到這個還未及笄的侄孫女,嘆了口氣。
「太后娘娘久居宮中思念親人,將萊國公府的小姐接進宮了。」
梁太后總歸是心疼這個孩子,給進宮扯了塊遮羞布。
汴梁城中的權貴誰不是人精,盯著陛下後宮的不計其數,這塊遮羞布只能說聊勝於無。
不知多少官員知道這個訊息後,暗罵萊國公府軟飯吃慣了。
宮中的訊息葉斂已經能全面掌握,這個訊息葉斂卻不在意。
「太后要給你介紹物件了哦。」子夜調侃道,「宿主這個世界又不著急,你就談次戀愛唄。你要是不給那群大臣留個後,他們要抱著你大腿哭。」
想想這場面,子夜就忍不住爆笑。
說實話,子夜從第一次和宿主穿越,就沒見過宿主手忙腳亂的時候,子夜著實是期待宿主也能受受愛情的苦。
宮中的事沒有不透風的牆,出乎大家意料的是梁施芊進宮彷彿真的是在陪梁太后,倒讓期待陛下開後宮的人有些失望。
梁施芊安安靜靜地陪梁太后禮佛,後宮因為她而起的喧囂也被即將到來的殿試淹沒。
「太后整日拘著小姐禮佛,不知是什麼心思。」貼身侍女採薇給小姐磨墨時,忍不住出口抱怨道。
梁施芊並未多言,只道,「宮中最重要的是管住嘴,不然你就回府中。」
何欽被眾人包圍著,聽著耳邊的祝賀聲,難得有些恍惚,他真的過了。
他過了會試。
殿試雖然由天子監考,但眾所周知,殿試不會刷人,這意味著他最少是一個同進士。
大周朝中預設的潛規則,同進士做官最高到四品,突破四品的寥寥無幾。
對於高門權貴,科舉並不是唯一出路。
只是正經文官向來看不起權貴靠著爵位,這時科舉的進士出身便格外重要,若族中一代沒有進士,哪怕官位再高,人走茶涼,家族敗落是肯定的事。
但那是對他們,何欽祖上數五代,全是老老實實的農民,別說同進士,舉人都是階級躍遷。
何家在村中算是殷實的,何父幼年也讀過幾年私塾。但他天分不夠,只勉強識的字,這對農戶來說已然足夠。
若沒有意外,何父這輩子便會守著家中的土地,生兒育女,等兒子長大,和他一樣讀幾年書,結婚,這樣祖祖輩輩地重複著。
何家在當地雖沒什麼有顯赫的祖上,但世居此地,村長裡長都是何家人,尋常也不會什麼意外禍事。
然而一件事,讓何父堅定了讓何欽,這個最聰慧的兒子讀書的念頭。
他的同窗程遠。
程家是逃荒來的村裡,勢單力薄,在村中不被欺負都是看在何家族人淳樸,但更多的就沒有了。村中有什麼好事,程家也很有眼色的不參與。
當年程家要送程遠去讀書的時候,村中看熱鬧的不少。
程家連土地都沒有,家中更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