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頁(第1/2 頁)
屆時,朝臣總會接受現實。
葉斂拍拍小傢伙的背,讓她睡得更安穩。
鍾離熙已經接觸朝中政務,自然知道葉斂正在一步步為小傢伙鋪路。
身為母親,她也不能落後。
將小傢伙放到搖籃中,鍾離熙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我想要修書。」
修書,整理天下典籍。
這是君主拉攏天下文人,獲得好名聲常用的方法。
當然從後世看,同樣利於古書典籍的流傳,是難得的一箭雙鵰。
葉斂自然不會反對,他只是好奇,「皇后想要修一套什麼樣的書?」
鍾離熙的理想非常遠大。
她所說的修書,不是簡簡單單的撰寫一兩本書,而是將從古至今數代所留下的史書經典、文學詩歌、哲學宗教、科學地理等各科書籍,勘誤糾察加以重新編纂。
這是一套百科全書式的書籍。
王朝更迭修史,盛世鼎盛修書。
將珍貴的古書典籍保留流傳的文治工程,註定會名留青史。
僅這一條,就足夠文人雅士趨之若鶩。
當然,這也是一項工程量驚人的工作。
鍾離熙的計劃是十年修成。
訊息一出,天下雲集響應。
復鳴書院的諸位先生,當初為自由,拒絕了朝廷的招攬。
現在也主動要求加入。
還有各地隱士大儒、書院學子皆上言,要盡綿薄之力。
等得知是皇后深明大義,向陛下建議修書後,鍾離熙的名聲達到了最高峰。
民間多了無數對帝後聖明的歌功頌德。
半月後,修書的編纂人員才定了下來。
這是一個極為浩大的工程。
正官三人,副總裁官十五人,總閱官二十人,總纂官和總校官各三十五人,纂修編寫三百五十六人,催纂十人,翰林院提調官員五十人,更有謄寫一千二百人。
總計一千七百二十四人。
堪稱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修書。
這還只是初定,日後官員往來,人員交替,總數還要再長。
帝後的魄力超乎了朝臣想像。
但如今的大周府庫充盈,如日中天,編纂此等鉅著並不算困難。
有錢就有底氣。
這也是為何歷朝歷代都看重身後名,卻少有能修書的。
實在是費錢啊。
修書的人員安排下去,就連鍾離微公務繁忙,都時不時前去修書館察看進度。
更遑論其他文臣。
閒暇時便是修書館的編外人員,自覺加班。
當然鍾離微很快就沒了想修書的心思:
聖上要給大公主選少傅了!
大公主翻年就兩周歲。
別看她虛歲才三歲,卻遺傳了父母的優良基因,極為聰慧。
小小年紀就能將鳳儀殿上下的宮人哄得團團轉,甘願為她效忠。
在宮內尤其「橫行霸道」。
經常遭殃的便是子夜。
小公主格外喜歡和子夜玩耍,不光給它梳毛洗澡,還穿衣服、扎小辮。
子夜充當「哄娃神器」,既幸福又痛苦。
誰讓小傢伙長了一副好皮囊,水汪汪的大眼睛,無辜地看著你,鐵石心腸的人都敵不過。
聽說宿主要將小傢伙送去讀書,子夜首先跳出來反對。
「她才多小,你就讓她讀書,你真是太過分了,小孩子應該有一個完整的童年!」
葉斂望向子夜粉紅色的小衣服和同色系的小辮子,忍不住垂眸。
真的太辣眼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