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頁(第1/2 頁)
眾女好奇紛紛問道:&ldo;又出了什麼事?&rdo;
&ldo;無事,無事。&rdo;王家娘子口中說道,心裡卻想,這個刁娘子真是沾染不得。
第二十三章 春桃
李揚隨著小廝去了花廳,這小廝看樣子也算個有臉皮的人物,竟也能指動下人與李揚上了茶、還奉了一盤蒲州的芝麻酥餅,拱身站立在一側陪了幾句,講了個笑話,倒是不曾冷了場。
李揚四下看了看這花廳,倒也雅緻,鏤空且掛滿爬山虎的四壁了掛有琵琶、古琴、寶劍,以及字畫,其中一幅柳下暢飲圖,題跋有名為摩詰的《少年行》:&ldo;新豐美酒鬥十千,鹹陽遊俠多少年。相逢意氣為君飲,系馬高樓垂柳前&rdo;,韻道十足,書畫筆力顯大家氣概,也不知誰人所作,當是吸引了李揚的眼光。
這小廝口齒伶俐,又善解人意,見李揚凝視那一幅字畫,便上去取了下來,放於李揚目前的桌子上,說道:&ldo;此圖為家主叔父王樂丞所作,家主極為喜愛,常常也是把玩不已。&rdo;
&ldo;哦,王樂丞?豈不是名滿京城的王摩詰前輩?&rdo;李揚大吃一驚,仔細用心端看,並用手指作劍狀,順著筆工左撩右勾,書寫這仰名以久人物的真跡。
小廝極為敬仰這王摩詰,拱手向東施禮,說道:&ldo;小郎君猜的極的,正是如今行濟洲司倉參軍的王樂丞。&rdo;
&ldo;果真如此。今日見此大作真是三生有幸。&rdo;李揚也是對這位摩詰居士敬仰萬分,想這位加冠之年中進士第的名士,通音律,工書畫,善作詩,早在十五、六歲就名動京城,曾任大樂丞,後因伶人舞黃獅作為上官受了累被右謫濟州,但早有朝中貴人傳言,卻是冷落了持盈法師玉真公主而遭了貶,真是成也玉真,敗也玉真。好讓李揚心中感嘆。
這心裡不快,言語就少。小廝自在一旁說的閒話,李揚但有一句無一言的搭著,卻讓小廝察覺了出來,也就吩咐續了茶,退出花廳立於道上不再討沒趣,倒也讓李揚沉心下來入了這眼前的畫中。
不一會,遠處過來一丫頭與小廝說了幾句,但走了進去,對李揚福了一禮,開口說道:&ldo;請問小郎君,可是張家娘子之外甥。&rdo;
&ldo;哦,正是在下,我這裡有禮了。&rdo;李揚見是十四、五正值花季的少女問話,也是規矩的回了禮。
&ldo;正好,我正尋小郎君。&rdo;
&ldo;尋我何事?莫非是姨姨喚我不成。&rdo;李揚不解問道。
丫頭笑道:&ldo;卻不是張家娘子喚你,是我家外戚楊小娘子讓我給你捎過一首詩,讓你品鑑一下。&rdo;說著從袖裡取出一張紙,放於桌上,退後幾步不住的打量著李揚。
李揚也不理會這目光,只是拿起讀道:&ldo;犬吠水聲中,桃花帶露濃。樹深時見鹿,溪午不聞鍾。野竹分青靄,飛泉掛碧峰。無人知所處,愁倚二三松&rdo;(唐。李白《訪戴天山道士不遇》)讀罷拍腿喝彩,&ldo;好詩,好詩。讀此詩如臨其境,早沿溪而訪人,林中深而幽靜,各景緻目不暇接,今人回味,午時行遠歇腳,卻不得見其人。待到居所不遇,心裡真是愁煞個人。此詩真為絕品。&rdo;
那丫頭聽後暗自笑笑,輕咳了一聲說道:&ldo;小郎,這詩可好?&rdo;
&ldo;好!豈且可好,真是以景寫人的佳作。&rdo;
&ldo;哦,那我問你,你與之相比如何。&rdo;
李揚一臉嚴肅回道:&ldo;小娘說笑了,我怎敢與此人相比,我如塵土,君為皓日。&rdo;又看了看這字跡卻娟秀優美,不由一震,又急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