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頁(第2/3 頁)
和碎片濺得到處都是。
&ldo;這種東西怎麼能拿出來給我們家公子吃?&rdo;那小廝對著桃三娘大聲呵斥。
正好這時何二端來了方才桃三娘吩咐他做的芝麻糖拌芋艿,一顆顆鴿子蛋大的芋艿在盤中還絲絲升起熱氣。
那公子一眼看見這道菜,才又轉怒為喜:&ldo;這還差不多。&rdo;
他的小廝連忙又去拿來另一對乾淨筷子,恭敬遞到他手裡:&ldo;少爺請用。&rdo;
那少年公子就高高興興吃了起來,桃三娘笑笑告了聲得罪,讓李二收拾地板,自己回到後院來。
飯館裡,刁鑽兇惡的客人也是不難遇見的,不過在歡香館這裡,因為桃三孃的烹調廚藝,所以我見過的挑刺客人並不多。
桃三娘面色並沒有不悅,她只是急忙回來把籠屜裡蒸的粽子又拿出幾個來,一個小碗加了白糖,又讓何二端去給那公子。
我站在一邊不敢說話,也就回家去了。
※※※
許多人圍在運河邊打撈那劉家閨女的屍體,卻足足兩天都沒有一點訊息。而且第二天我才從鄰裡閒話的嬸子們那聽來才知道,原來昨晚在歡香館吃飯的那富貴公子,是廣陵張家的大公子。
張家這一輩有兩個兒子,而這大公子似乎自小就身體不好,性質還總是吊兒郎當,長大一點還到處沾花惹草,把他娘親身邊的丫鬟都搞去了兩個;後來再添了那小兒子,本來剛生下來幾歲的時候,是聰明可愛的,哪知七八歲上下,就漸漸開始痴傻起來,張家求神問藥折騰了這麼些年都沒有成效,現在還索性來個不省人事……本想花重金娶江都達士巷的劉家閨女,都派了大少爺親自去迎親了,哪知路上還是出了這樣不測之事,可想那張家兩位大人,必定是欲哭無淚、苦不堪言了。
只是那大公子一行有些奇怪,他們在運河邊找一家客棧住下來,他拿出不少銀子讓手下請人打撈屍體,說是生要見人死要見屍,而且既然劉家把錢都收了,這閨女也穿上嫁衣上了花轎出了門,那麼她也算是張家的人了,她的屍體也得運回廣陵張家祖墳去安葬云云。
鎮上的人們議論紛紛,兼之每天在岸邊,劉家閨女的娘都守在那哭得天昏地暗,真是攪得鎮上人們心裡都不好過。
張家的大公子雖然因為桃三娘端上魚而對她發了火,但是之後卻仍然每天過來歡香館吃飯。
他尤其最愛吃的是桃三娘做的各色青菰粽。甜的有豆沙粽、蓮子粽,鹹的是火腿粽、蛋黃粽;還有專門配鹹甜不同醬料的竹葉白糯粽等,每餐有時猛吞下好幾個,然後加一大碗茶或者一碗湯,別的菜點了再吃不下,也就飽了。我見過他有兩次吃完了,就嚷嚷胃裡難受,他的小廝把他攙著扶著,在店裡罵罵咧咧一陣才走了的,但下頓卻還來照吃不誤。
不知是恰巧還是註定的,我聽那些嬸子們閒聊,說起他們眾人合計一算,那劉家閨女死後的頭七那天,將會是端午節的正日,鎮上很多人似乎有些害怕了,許多人竟還自發湊了點銀子,送給劉家讓他們買紙錢和做法事,劉家感激涕零收下了,和張家大少爺的得力跟班商量之後,找來幾個打齋的,在運河邊上每日裡燒香撒紙錢,日夜超度。
劉家閨女跳河之後的第三天,我意外地發現,桃三娘不知什麼時候開始,在廚房裡做了許多的饅頭。
一屜一屜的饅頭,比我拳頭還大一倍都不止,而且個個包著黃鱔魚、鹹蛋黃、黃豆之類的大餡,蒸出來白白胖胖的模樣,特別誘人。
但三娘絕對不給我吃,也絕對不賣,只要是店裡客人不多,她得了空閒,就會呆在後院裡做這些饅頭,蒸好了就擺在一邊晾涼,然後裝進一口一口大布袋子裡……我每天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