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部分(第4/4 頁)
央就好像在天安門城樓上望著他們,司令員的親切關懷至今還灼熱著戰士的心房。韓良看見地凍得太硬就用十字鎬一點點地像雞啄米一樣挖開一個小口,然後慢慢地向四周一點點擴大,最後用十字鎬一拐,大塊大塊得凍土被撬開。很多戰士學著連長的辦法幹,進度立刻就加快了,也有一些地段上的樹根和石頭太多,難度太大進度相應就慢了下來。一排的地段正好處在全連難度最大的地方。動工半天了,分在下潮地和沙土地的班、排已挖了四五十公分深,而騎兵連連裸露在外頭的大、小石頭還沒搬完。個別人有點沉不住氣,還有的戰士洩氣地拿著工具站在原地張望。指導員林培民覺得應該是發揮政工幹部作用的時候了,於是他立即把各班、排長召集在一起做起了宣傳鼓動工作。林培民是參加完軍區的培訓班後,兩天前他回到了連隊的。這些連隊幹部和骨幹在過去的戰鬥生涯中不畏艱難、不懼頑敵,而今天挖渠的開場戲卻因地質情況特殊而顯得心有餘悸,雖然他們不斷地訓斥戰士、抱怨工作量大、施工難度大等客觀原因,但自己心裡確實也沒底。蘭成其甚至說上面分配任務不顧實際,地形複雜的地段應減少工作量,說團裡是鞭打快牛等等。針對這些低沉的情緒,林培民說:“誰都可以洩氣,就是幹部不能洩氣,這是團裡相信我們,為什麼把最難的地段分給我們?這是因為我們連能打硬仗!同志們,別辜負上級首長對我們的希望。首長不是說了嗎,美帝國主義在東北、在兄弟的朝鮮國土上殺人放火,我們勇敢的志願軍正在朝鮮的土地上和敵人浴血奮戰,而我們呢?就是要在這大西北和惡劣天氣、艱苦的環境鬥,向嚴寒和困難宣戰!只要我們想想英雄的志願軍戰士在朝鮮流血犧牲,我們多流點汗、多打幾個血泡又算什麼呢!同志們,共產黨員、共青團員們要主動當先鋒、當開路機,要成為戰士的榜樣,不能叫苦,更不能怕苦!好了,大家回去在幹中多想辦法!” 韓良覺得林培民這次回來後,工作作風變了。尤其聽了他剛才的話,認為他說得既富於感情又很有水平。 林培民在大家遇到困難時說的這一番話,不僅鼓舞了士兵,連他自己也頓時覺得心頭激動不已,他做完政治動員後拿起工具向自己的施工位置跑去,揮動鎬頭剛挖了幾下不料肩上被人拍了一掌,猛回頭見是連長笑著看他就問:“連長?…有事?” 韓良嘿嘿笑道:“指導員,剛才講得不錯,很有水平,連我聽得都渾身有使不完的勁啦!” “唉,”林培民謙虛地說:“連長,李成湘這個人還行,他給我找了些書我看了就是不一樣,心好像一下被開啟了,我還和他討論了不少事,很受啟發哩!” “是這樣?”韓良對知識分子還是有些成見:“學生兵口頭功夫比我們強,要叫人服氣就要來點真的。” 林培民說:“連長,這小夥子的確不錯,你看,”他指指連部那個地段,韓良看見李成湘已撬開了一大塊凍土,因為太重了正和董海兩人抬著向遠處搬著。 韓良看了心中想,這小傢伙還真行,怪不得林培民欣賞他。就說:“但願咱連的這批學生兵都能這樣就好了。” 一班的戰士此時正在搬運石頭,黃亮的個小,但每次都是一個人抱著幾十公斤重的大石頭向外搬,而且越幹越起勁。
張興起、文尕等幾個人凍得實在受不了了,便抱來樹枝、紅柳枝在渠沿上點火烤著。王三魁向兩邊看看,左右兩面都有火堆,他就走到火前邊烤火邊對他們說:“烤一會就快乾吧,要不咱班就落後了。” 張興起皺起著眉頭說:“球,就咱這最難挖,石頭又大又多,肚子餓得‘咕咕’直叫!” 王三魁:“伙食定量,大家吃的都一樣就你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