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飯店偶遇(第1/6 頁)
望著排水溝嘩嘩的流水。
轉眼間。
焚燒的灰燼消失的無影無蹤。
他嘆口氣。
若有所思。
三年的寒窗苦。
伴隨消失的灰燼。
徹底告別。
他望一眼食堂大門。
門關著的。
屋頂煙囪冒出一柱柱青煙。
緩緩的轉著圈。
衝進雨後霧氣隊伍裡。
圍著食堂的屋頂盤旋。
以往這個時間段。
吃早飯的時候。
三三兩兩的男女生。
端著鋁質飯盒。
急匆匆的走進食堂。
接著叮叮噹噹的飯盒協奏曲。
夏天吃完飯。
直接到壓水井沖洗飯盒。
冬天放在食堂廚房入口的大桌子上。
在鋁盒上刻上自己的名字。
做個自己知道的記號。
飯後老霍頭統一用大鍋燒水清洗。
每月加收1塊錢清洗費。
節儉些的學生。
自己帶回宿舍。
用暖瓶裡的熱水清洗。
每月省下1塊錢。
一冬天省5-6塊錢。
5-6塊錢是15天的菜錢。
一頓菜15-2毛錢。
冬天大白菜土豆是主角。
夏季多些茄子,豆角。
一週改善一次伙食。
豬肉燉粉條。
紅燒肉。
任選其一。
每次只加一個菜。
白菜土豆是學生最厭惡的菜。
土豆不打皮。
剁吧剁吧。
丟進大鐵桶裡。
拿木棍攪個來回。
臉盆口大小的撈子。
控下水再丟進黑黑的大鐵鍋。
白菜也是不怎麼清洗。
沒辦法。
廚房只有一個人。
做飯做菜一個人完成。
幾百號學生。
根本洗不過來。
好在那個年代。
菜是農家肥種的。
沒有農藥殘留。
自然生長。
真正的綠色蔬菜。
菜丟進鍋裡。
架柴燒開。
大鐵勺子盛一勺豆油飄在上面。
看著有油花。
加鹽。
一鍋菜就可以出鍋。
米飯用大鍋煮的。
米是學生從家裡帶來的。
有的人會帶好米。
有的會帶米碴子。
米喳子是磨米用籮過完漏下的米。
碎碎的那種。
當時大米金貴。
農民好米用來換錢。
自己都是吃差的。
米飯看起來不規整。
米粒大小不一。
像雜糧飯。
老霍頭冬夏一件大背心。
飯煮熟了。
大鐵鍬上下翻動。
盛到大鋁盆裡。
鍋底留有一層鍋巴。
鍋巴是好東西。
脆脆的。
嚼起來特香。
有些會來事的學生。
哄著老霍頭。
拿來當做零食吃。
他的目光離開食堂。
轉移到宿舍。
宿舍裡靜悄悄的。
馬上開學。
一批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