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4部分(第4/4 頁)
奧斯曼帝國動手了。因此,他們組織了五萬人的部隊,向莫臥兒王朝進軍,打出了拯救莫臥兒王朝的旗號。
奧斯曼帝國派出來的,乃是著名的近衛軍,全部裝備魯密銃,還裝備有火炮。而且,在這五萬人的軍隊裡面,還有接近兩萬的馬穆魯克騎兵。在蒙元帝國時代,馬穆魯克騎兵的戰鬥力,就相當的強悍。他們曾經硬碰硬的打敗了彪悍的蒙古騎兵。
但是,奧斯曼帝國的馬穆魯克騎兵,在虎賁軍的面前,沒有佔到任何的便宜。因為進攻莫臥兒王朝的虎賁軍精銳,乃是青龍軍團。他們已經全部換裝了後膛槍,還裝備了後膛炮。
在虎責軍的槍炮面前,奧斯曼帝國的馬穆魯克騎兵,只有一片片倒下的份。
在遭受到重大的傷亡以後,奧斯曼帝國蘇丹不得不召回自己的軍隊。沒有了外援的莫臥兒王朝各個土司,只好無奈的接受了殘酷的現實。到夏武三年的年底,莫臥兒王朝的大部分土司和土王,都宣佈接受華夏帝國的統治。
在英國,賽薇亞拉回去以後,立刻開辦了自己的兵工廠,大肆的向所有有需要的人,出售物美價廉的線膛槍。當時的歐洲各國,互相間都有說不清道不明的關係,無論是正在打仗的,還是暫時處於和平狀態的,都需要大量的武器。於是,大量的前裝線膛槍,開始裝備歐洲各國的軍隊。
線膛槍帶來的直接後果,就是戰爭的傷亡人數,直線的上升。以前,異常幾千人的混戰下來,戰死的人數,可能不到一千。但是,在使用了米尼彈以後,情況就不同了。五千人的混戰,稍微慘烈一點,戰死的人數,就有可能超過兩千,甚至是三千。
這樣的傷亡,顯然是歐洲各國都承受不住的,特別是人口少的國家,例如荷蘭,例如葡萄牙。這些小國家受到線膛槍的衝擊,在戰鬥中不斷的失利,導致國力不斷的受損,很快就開始走下坡路了。如果原來就已經是走下坡路的,現在就是走向深淵了。
這時候的華夏帝國,都已經開始換裝後膛槍了。徐正明經過自己的努力,加上張準的指點,用了超過七年的時間,終於是發明了雷汞。嗯,又或者說,是類似於雷汞的東西,成功的應用於子彈的底火。於是,後膛槍開始問世。隨之而來的,就是近代槍械出現了。
裝備了後膛槍的虎賁軍士兵,威力大增。
後膛槍極大的縮短了裝填彈藥需要的時間,可以在同樣的時間裡,爆發出更大的火力。在後膛槍的面前,曾經驍勇不可一世的馬穆魯克騎兵,被打得落花流水,慘不忍睹。
夏武四年,英國的議會和皇室,矛盾越發的尖銳,雙方開始公開的對立。英國開始陷入內戰的邊緣。當年的年底,終於是爆發了大規模的內戰。雙方的領導者,分別是克倫威爾和查理一世。雙方的部隊,都裝備了線膛槍和米尼彈,導致戰死的人數,大大的增加。英國男子在戰爭爆發的初期,就至少死了十萬人以上。
偏偏在這個時候,虎賁軍海軍到來了英國沿海。他們到來英國,不是來干涉英國內戰的,而是來販賣軍火的。虎賁軍海軍的口號是,一手交錢一手交貨,來者不拒。只要給錢,無論是什麼人,都可以從虎責軍這裡,購買到大量的軍火。這些軍火,都是虎賁軍淘汰下來的,價格非常的便宜。
更令人感興趣的是,除了大量的虎責銃之外,還有大量的野戰炮,甚至是紅衣大炮。這些重武器,同樣是虎責軍淘汰下來的,價格便宜的令人做夢都會笑。於是,查理一世和克倫威爾,都拿出大筆的錢財,從虎賁軍海軍這裡,購買了大量的軍火,用來對付敵人。一時間,從華夏帝國向北大西洋運載軍火的運輸船,絡繹不絕,號稱可以從好望角一路排列到馬達加�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