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前世(第2/3 頁)
著火越燒越大,可是孃親和弟弟還沒有出來。
她死命掙扎著要往火裡衝,被乳孃死死的抱在懷裡:“我可憐的姑娘啊,你娘出不來了.....”
不哭也不鬧了,她神色呆滯的看著眼前漫天火光,隱約聽見耳邊嘈雜的救火聲。
就這樣眼睜睜看著大火燃盡每一根柱子,每一片磚瓦。
“我沒有家了,沒有娘了......”
此後的幾日裡,孫攸寧一直在重複嘀咕著這句話。
等孫驍從戰場回來,已是半月之後了,回來一看,整個將軍府只剩殘垣斷壁,妻子和兒子早已葬身火海。
不知從哪個丫鬟小廝嘴裡得知了放天燈之事。
一雙猩紅的眼睛死死的盯著她,扯著她的肩頭嘶喊著:“你為什麼要放天燈,為什麼?為什麼死的不是你......”
年僅六歲的孫攸寧,從未見過父親如此駭人,腦袋一片混亂暈死了過去,差點丟了小命。
半年後,孫驍便在孫老夫人的安排下,匆匆續絃娶了隔壁戶部侍郎的嫡次女鳳卿卿。
一年後就誕下了一雙兒女,之後他便請命去了北境駐守,再也沒回來......
鳳卿卿滿腔的怨氣無處發洩,就經常拿著孫攸寧撒氣。
時常給遠在北境的孫驍寄家書訴苦:“一雙兒女整日哭鬧,有方士言恐是亡魂不得安息,需把牌位遷到廟裡供奉香火,並讓至親之人常年誦經祈福。”
於是就把孫攸寧和小丫鬟杏兒,連同母親和弟弟的牌位一起送往了千里之外的靜安寺。
在那裡,孫攸寧遇見了靜怡師太,結識了一般大小的竹夕師姐。
想起自己剛到寺裡的時候命懸一線,枯瘦如柴,幸得頗懂藥理的靜怡師太救治,悉心照料之下才撿回了一命。
孫攸寧也曾想過一輩子待在師父和師姐的身邊,一輩子隨師父雲遊四海,可到底抵不住京都繁華的誘惑。
一想到這她就懊悔不已。
“姑娘,吃飯了,你餓壞了吧!”
杏兒的聲音把孫攸寧的思緒拉了回來。
看著眼前這個從小陪她長大的丫鬟,說是丫鬟,卻情同姐妹。
再看著如今的師父和師姐一切安好,喜極而泣,抱著她們大哭了起來。
靜怡師太以為她傷口又疼了,遂攬入懷中:“寧寧,師父給你擦擦藥就不疼了!”
吃完飯,因為大喜大悲過度傷神,身體又虛弱,孫攸寧很快就睡著了,可到半夜又從夢中驚醒,便再也無法入眠。
到明年中秋就十六,距回京都的日子只剩一年了。
上一世,中秋前夕,孫攸寧就盼望著能儘早回去,但又捨不得師父和師姐,便讓靜怡師太和竹夕隨行護送她回京,也為竹夕師姐尋找親生父母。
天不遂人願,在半路遇上了山匪,他們見無錢財可圖,便起了殺心。
隨行的都是府裡派來的丫頭婆子和小廝,手無縛雞之力。
師父幾人拼死才護下了孫攸寧,卻都身負重傷。
等孫將軍趕到時,丫鬟小廝死的死傷的傷,三人也因傷重難治撒手人寰了。
孫攸寧想到這些就心痛難已。
重生後,她總覺得那場大火燒得蹊蹺,明明放天燈的位置離柴房很遠,風向也是相反的方向,火苗怎卻往柴房方向飛去……
只能說明這火不是天意,是人為。
上一世,她回京後幫竹夕師姐找到了他們的父母,並承蒙他們多年的照拂,在冰冷的人世間尋得了一絲的溫暖。
這一次,定要完好無損的把她帶到她父母跟前。
重回京都,若想成為自己命運的執筆人,保護所愛之人,自己必得先強大起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