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可惡,曹操他不動了!(第2/2 頁)
堵死了,劫掠不可、屠城不行,進城之後要善待百姓,把他們當做自己的子民。
這要求的不是生存在下方的兵馬,而是曹操的養兵獎懲之度,只有提高撫卹和犒賞,才可緩解現在的狀況,從而逐漸轉換為素養極高的兵。
不過所幸的是,將軍們帶出來的精銳,都是生死搏殺出來的兄弟,有情懷和崇拜在約束,譬如曹仁,在軍中說一不二,對上吝嗇、要錢、爭功,對內則是慷慨照顧。
所以各營的兵雖然有怨言,但卻也只是埋怨幾句,這些怨氣在一直連勝的時候,軍心振奮不會顯露出來,可一旦勝勢轉頹,自然而然會逐步生亂。
“現下軍令已然傳達,明日就會出兵,糧草在先前幾日已經起行,依然沿襲伯常之策,我喜歡你那句話——”曹操眼神內斂,面色嚴肅,一字一頓的道:“徵外,必先安內。”
“主公英明,”張韓拱手而下。
“不過,我也要急攻徐州,以雷霆萬鈞之勢,兵發徐州!”
他的語氣更為堅決,已經不容再進言,想來是深思熟慮之後做出的決斷。
“伯常、志才隨我出征,回去準備吧,我身邊護衛不必太多,宿衛虎賁均可隨軍衝鋒,定要在十日之內攻破彭城,再大發檄文以聲討陶謙。”
護衛不必太多?有我就夠了是吧……張韓心裡補充了一句。
你帶我,我帶典韋,典韋帶他的戟把。
浪完了您甚至可以說一句我們仨真強。
……
二月底,在農忙結束時,曹操大軍忽然出現在彭城邊境,大肆攻城不留餘地,連破三城,震驚徐州郯城。
因為他們還在處理北部琅琊的滲透進來的暗子,以及安撫各地百姓,同時派出兵馬防範關隘,加築邊境城防。
最重要的是,陶謙拉到的最近的支援,其實就是聚眾於泰山一帶的臧霸。
正在商議讓他屯兵到開陽來,為自己守一側,卻沒想到曹操來得如此迅猛,看這架勢恐怕是要一口氣直奔下邳!
而下邳一旦失守,郯城多少人都不夠!只有下邳是堅城重鎮!
郯城乃是人丁聚集,世族官吏的家眷居住之地,這一兩年來自己身邊核心的重臣、賓客都將家眷遷徙到了這裡。
怎麼守得住曹操的千軍萬馬,下邳絕不能失守!
於是陶謙在思索萬分之後,緊急召集人手商議,接著又多派了幾撥精騎前往各處,主要奔赴冀州和揚州淮南,求二袁來相助。
同時還派了幾位地位較高的人去和臧霸叫“霸霸”,請他務必牽制住鮑信的兵力。
此後更是親自率領大軍去下邳鎮守迎敵,而這個時候他雖然不知道曹操的後方是否穩固,但卻明白當世諸侯都非是善類,應該會趁機威脅,所以曹操才這麼著急!
遲則生變!
“對,我只需死守,等待時局僵持!曹操後勁空虛便可讓他兗州後方失守!”
陶謙想通了此局,甚至還要反攻的機會,只要曹操腹背受敵,便是最佳良機吞併瓜分他的兗州!
由此,與袁術的聯盟便能迅速擴張,稱雄於中南大地!
念及此處,陶謙感覺自己又年輕了十幾歲,能與天下英雄共逐鹿!
……
十日後,等陶謙大軍相繼集結而來,準備和曹軍血戰於下邳,用一番死戰守城攬動百姓心志,令上下同欲時。
曹操他又,不動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