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部分(第1/5 頁)
中國人在程朱理學的薰陶下,已經天生不喜歡對外侵略和戰爭了,大家都是道學家,都要講仁義,而且個個還自以為是天朝上國的子民,個個都還活在自大之中。
所以,我得想一個辦法,把民心引向對外爭奪的大格局裡。
對了,第一個理由,憑什麼英國就能有那麼多的土地,而我們泱泱天朝上國卻還沒有英國多。第二個理由,向漢朝學習。
對了,大多數中國人之所以以漢人自居,其實都是心裡懷戀漢朝的時期。不然為什麼現代社會大家要叫漢族人,而不叫宋族人,明族人?
所以,我的心裡有了一個計劃,首先自然是提出中華民族所有民族都是兄弟姐妹這個概念。第二,提出向漢朝人學習的概念。
這樣既能緩和國內的民族矛盾,又能讓所有人的思想變成漢朝時,瘋狂對外擴張的思想。現代中國的版圖,都是在漢朝的時候靠無數英雄好漢打出來的,最早的中國,其實也就是長江和黃河中間夾著的那一塊土地罷了。
所以,由此可見,每一箇中國人的心中,都還是懷戀漢朝,都還是有尚武的雄風在內,只不過是被道學家和倫理家們透過程朱理學等壓了下來。
用幾個口號來調節民心吧,怎麼才能激發大家的好戰意識呢?可以進行宣傳教育,“凡犯我天朝天威者,雖遠必誅。”“我願守土復開疆,堂堂中華要讓四方來賀。”“我願學古風,重振雄豪氣,名聲同糞土,不削仁者譏。殺一是為罪,屠萬既為雄,屠得九百萬,既為雄中雄。”“壯志飢餐西人肉,笑談渴飲洋鬼血。”
對,就用這些口號來調動人心。而且軍歌就用《精忠報國》吧,而軍詩,就用《男兒行》吧。
我需要一隻鐵血的軍隊,我需要在70年後,還能活著回到主神空間,我需要看到一個強大到令人羨慕的中國。
英國透過先進的技術,以此作為資本輸出的動力,佔有了世界三分之一的土地,用來獲取資源以及輸出商品。取而代之的是,英國能實施國家保障概念,滿山遍野的學校和工廠,使人民能夠受教育,有養老金,國家保險體系……
英國透過不斷對外戰爭,將自己國內的經濟完全盤活,本來瘋狂生產而導致的產能過剩的經濟危機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旦有發生經濟危機的風險,就向未近代化的國家開戰。
他們就這樣殖民了印度,而大清確實是未近代化國家裡最強的一個,但一旦英國再一次爆發產能過剩的經濟危機,大清就將成為下一個目標。
其實鴉片戰爭之所以發生,清朝禁菸是一個因素,而最主要的因素是,英國國內各種商品的產能過剩,所以一場戰爭來拉動經濟是勢在必行的方法了。
拿破崙說過:中國是一隻還在沉睡的雄獅。而英國,用尖銳的武器刺醒了這隻獅子。只是獅子醒來後,已經渾身是傷了。後世的中國人,明白了落後就要捱打的道理,但一切都是從零開始發展,清朝以及承認西方不平等條約的民國,已經把所有中國人的錢,都拿給西方人了。
所以歷史上的事實是,強盜一般的,不仁義的,好戰的,西方世界的代表,英國,有源源不斷的資金和物質來發展自己的科技,提高自己的民生。而大清是仁義的,正義的,不好戰的,可憐的,被侵略的,卻沒有錢來搞科學和建立學校或者保障民生,因為所有錢都要用於賠款。
所有的公共支出,都是需要錢的。而清朝滿嘴仁義道德,卻使得自己的子民苦不堪言。清朝不去擴張,卻對內剝削和奴役自己的子民,把漢人當奴才,最終導致了天平天國起義以及後世推翻清政府的革命。
清政府由於自己的戰略思維錯誤,還自以為是泱泱大國,以至於錯失了對外擴張的先機,最後被一個又一個割地賠款的不平等條約拖進了惡性迴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