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章 完結感言(第1/2 頁)
這本書是我寫書一年多來,最成功的一本,它不完美,但它是我當下能創造的最完美。
這本書的起始點,是我在24週歲生日低谷前夜,想到了一句,“我救我自己”。
我想用自己的思維方式,去詮釋一場套著穿書和玄幻皮囊的自救。
於是有了林渡這個名字,渡人渡己的渡。
我創造她的人生經歷,她有著困境人生,在重男輕女的世界裡掙扎出來的沒有依靠的浮萍,曾經也被世俗的觀念影響,試圖謀求愛情填補成長過程無人的空缺,但她終於在失去意義的時候清醒,透過拯救旁人的方式,去救贖曾經的自己,也就是,一個情感博主,拯救戀愛腦,於是雛形誕生了。
但隨著我開始塑造故事的時候,這個故事的世界展露的是廣闊的,真實的,鮮活的奇觀,它可以容許我創造很多劇情,揭示很多東西。
我想要闡釋的,其實很多,我反覆看很多道家相關書籍和一些淺顯的佛經,蒐集資料,完善自己的故事,於是誕生了這個洞明界,這個無上宗,很多人。
我想要塑造一個正道,或許有利益衝突,或許有各自謀算,但大敵當前,正道中的每個修士每個人,本能的教育裡,選擇的都不是獨善其身,是同舟共濟;想要塑造一個有自我體系和核心同樣痛苦的反派,一個並非個人的悲劇,是時代和世界的悲劇。
林渡她來時一無所有,她透過渡人的方式,漸漸收穫的,“母親”角色的臨湍,“父親”角色的閻野,很多指引她的長輩,無條件去愛她,保護她,教導她,還要有她擔憂的,想要引導的晚輩,很多可以交付後背的朋友,一個同路的知己,完全健康且沒有負擔的關係,於是一個修真界大家庭誕生了。
林渡她透過成長,透過一場盛大的謀算,在路上獲得了健康的,穩定的,圓滿的關係,也從警惕和害怕親近團圓,寧願成為交易,兩不相欠,變成了坦然接受親朋好友師長的幫助和饋贈,因為她知道她可以放心接納那些善意,而不需要思考背後的因果和人情。
她要學會坦然,找回初心,立下道心,完成橫渠四句,帶著她在現代學到的思想,融合她所學的道法,學會接受離別、遺憾、不完美,還有死亡、犧牲。
她會從殘缺修成自己的圓滿,從事業到心性和處世,這是我認為的,大女主的成長故事,我想,我大概在這方面,是做到了的。
一個作者筆下著墨最多的必定不可避免的帶有她本人當前的世界觀,最開始我想林渡獨自生活,於是不得不逼迫自己做到極致,優秀,超過男生的優秀,獨居,所以形象更偏向於獨立的中性化的,不可侵犯的,而到了修真界形象考古了很多之後選擇了最簡單的現代道士形象,簡單,合她的現代觀念。
實際上我將我當時自保的觀念下意識投射到了她身上,而現在的我自保方式是去學泰拳,而不是打扮得相對中性化,將改變形象變為加強力量,這是經歷過幾次單身公寓被敲門和踩點的醒悟,我要變得強大,有能力揮拳保護自己,而不是去女性化,準備那些可能來不及舉起的電鋸,人不能站在現在的高度去批判當時的自己。
我熱愛少年感的人,但直到這本書首秀,意外地被很多人看到,指出少年這一詞的爭議,我才意識到了這是個爭議點。
我個人的經歷和慣用語言,少年就是可以是女生的,就比如子包含男女。
但每個人的經歷,形成的觀念體系是不一樣的。
我開這本,是群像練筆,所以最開始,對每個角色的投入度不足,行文的時候重心不一樣。
我想要描寫不一樣的女性,於是描寫的方式不同,用的代稱不同,本質上也是我被世俗根深蒂固養成的無意識“厭女”思維暴露了弊端,我更想要我的女主獨特,更想要她有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