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關於何小眉(第1/2 頁)
魏長風無語地嘆了口氣,這姑娘當初就這麼擰,幾年過去了看來脾氣一點兒也沒變啊。
他只得繼續好言好語地解釋:“沒什麼美女,就我和助理倆人,我們在外面還沒到家。
但是今天是情人節,你上我家萬一被狗仔拍到了,咱倆跳進黃河也洗不清,到時候你公司和我公司都得急眼。”
“我不怕!我又沒幹什麼違法亂紀的事兒,又沒傍大款,哥你又沒找小姐,拍到就拍到。”小姑娘說得理直氣壯。
魏長風心說姑奶奶你不怕我怕啊!
何小眉比他小三歲,當初和另外幾個懷著演員夢的青年人一起在北京奮鬥。
那時候大家關係很好,同在異鄉為異客,彼此都惺惺相惜,又都毫無名氣,所以經常互相打氣。
後來隨著大家的境遇不同,各自走向了不同的發展方向,也就慢慢疏遠了。
當時一起北漂的有很多人,有準備考學進入北京電影學院、中央戲劇學院這種走專業路線的;
也有自知根基太差,想在劇組多跑跑龍套,和導演製片混個臉熟,期待著慢慢再接些重要戲份的。
其中他們五個關係最好,三男兩女,女孩是何小眉和杜爽,男孩是魏長風、劉亮和李昂。
五個人現在發展各異,杜爽和魏長風“混”得最好。
尤其是杜爽,現在只拍電影,雖然作品數量不多,但都是大導演、大製作的,都不屑於演電視劇。
娛樂圈有個奇特的鄙視鏈,電影演員比電視劇演員高貴,電影導演比電視劇導演牛逼。
前兩者常常被認為是“藝術工作者”,後兩者就只是明星和打工人了。
雖然沒人知道這種鄙視鏈是什麼時候由誰建立的,不過影響卻是根深蒂固的。
就像在韓國娛樂圈,看似特別風光的愛豆們,竟然在這個歧視鏈的最底端,如果轉型為演員,但凡演技差一點就會被罵得體無完膚,好像向上高攀了很多一樣。
所以演電視劇紅了的魏長風,也想往電影尤其是大製作方向努力,這也是公司給他規劃的路線。
所以才會在他腿傷未愈的情況下,聽到徐大導演春節要北上選角時,第一時間就把他叫回來讓他在京專心等候的原因。
杜爽的外形大氣美豔,的確很適合大銀幕,演技也還可以,至少不會被觀眾指著鼻子罵的程度。
但娛樂圈裡和她一樣美甚至比她美的女演員並不少,演技比她好的也大有人在,只有她在短短三四年間就主演了三部大製作電影,資源好到讓同行都咋舌的地步。
至於箇中原因,魏長風也聽過一些傳聞。
杜爽在考上電影學院的第二年,就遇到了一個可以說是改變她人生命運的重要人物——據說是一位投資過很多影視作品的資本大佬。
一般這種量級的人物,不可能太年輕,自然也不會沒有家眷。所以按通俗的話講,杜爽就是“傍”上了大款,至於叫小三還是側室還是什麼的,隨便吧。
扶正是不可能扶正的,大佬的老婆也是另外一位大佬的女兒,家世背景不俗,倒也不干涉老公的私生活,兩人各玩各的。
大佬可能對杜爽是真愛,在傾力扶植她這一方面不惜血本。
杜爽也不是單純的戀愛腦,只滿足於買買買的生活讓她覺得無聊。
她還是想在自己喜歡的事上做出一點成績的,否則當初就不會不遠千里來北京打拼了。
她的外貌在娛樂圈都屬於上等,更何況在她故鄉那個小城了,從中學時代起就是遠近聞名的美女。
也有當地的富商青睞她甚至富二代直接求婚,不過心高氣傲的杜爽從來沒把這些人放在心上過。
她瞄準的地方只有兩個,要麼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