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頁(第2/3 頁)
部&ldo;霆字營&rdo;需派任新統帥。鮑部下最具資望者有宋國永與婁慶雲二人,宋國永一直在軍中,而婁慶雲早已調任正定總兵兼署直隸提督。曾國藩認為宋治軍不嚴,故奏調治軍嚴明的婁慶雲接任主將。不料訊息傳開,&ldo;霆軍各將領久畏婁慶雲之嚴明,公稟不願隸其部下&rdo;。霆軍拒婁擁宋,大出曾國藩意外。他原以為婁出自霆營,回任應無問題,孰料婁離軍已久,原有的人脈散失。婁慶雲亦以&ldo;霆軍人數太多,彈壓匪易。各將領共事已久,勢分本相等夷,……情誼既有未孚,臨急必難得力,不敢冒昧接統&rdo;。98曾乃不得不下令將霆軍遣散,由婁慶雲從舊勇中另行招募成軍。胡林翼亦曾以枝葉相生譬喻此制:&ldo;凡勇總要撤後另挑乃服管束,不可就現在的營伍而易將。舊營伍而易新將,猶束散枝而為薪,不能枝枝葉葉相對相當,生氣勃勃也。撤後即日招募,則耳目精神歸於一,如活草活樹,枝葉自然相生也。&rdo;99
曾國藩認為,湘勇雖最初為樸實強健的農民,但當兵久了,朝氣漸消,暮氣漸深,同樣會變成兵油子。&ldo;惡差與驕兵之氣習,皆經漸染日深,兇悍訛詐,習慣成風。&rdo;100為此,他採用戚繼光&ldo;澄定渾水,再汲新水&rdo;之法,101對軍紀不良之部隊,戰事稍紓,便會予以遣散,派將領還鄉重新招募組建新的營伍,一求更新素質,二為保持朝氣。久之,這種遣散整編或重新徵募的做法,便成為湘軍不成文的慣例,是湘軍得以吐故納新,長久保持其朝氣與戰鬥力的基本原因。
許多研究者認為,曾國藩編練湘軍,將本該屬於國家的軍隊,變成了效忠於私人的軍隊,是開了近代軍閥的先河。但分析曾國藩建軍的初衷與本旨,這種說法未免倒果為因,過於表面化了。曾國藩的軍事改革,乃鑑於八旗、綠營之腐敗,其措施均針對官軍之弊端而設。他募兵之所以注重同鄉同裡之人,其命將之所以強調待士卒如父兄手足,是基於一種最為樸素的認識: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非如此不能打硬仗、惡仗,不能扭轉官兵勝則相爭,敗不相救,一遇強敵,稍觸即潰的狀態。而後來之軍閥任人唯親,則唯恐屬下跟從不久,絕無遣散老兵,重募新軍的舉措。一為公,一營私,其動機判若雲泥,又豈可同日而語呢?譬如歷史上嶽飛有岳家軍,戚繼光有戚家軍,從沒有人說他們是為軍閥開了先河,曾國藩的湘軍也是如此。慎哉今之學者,不可厚誣於古人也!
曾國藩是文臣,並無督帶兵勇的經驗,以一外行人而負擔練兵作戰的大任,一切都要從頭學起。其入門的軍事老師,即是明代名將戚繼光。戚繼光(1528~1587),字元敬,號南塘,祖籍河南,生於山東濟南魯橋,出身於將門之家。戚&ldo;幼倜儻負奇氣。家貧,好讀書,通經史大義&rdo;。嘉靖朝嗣父職,後歷任都指揮僉事、都司、參將,先後在山東、浙江佈防倭寇。在浙江時,招地方剽悍之民三千人,&ldo;教以擊刺法,長短兵迭用,由是繼光一軍特精。又以南方多藪澤,不利馳逐,乃因地形制陣法,審步伐便利,一切戰艦、火器、兵械精求而更置之。&l;戚家軍&r;名聞天下。&rdo;嘉靖四十年後,倭寇連續進犯浙、閩,戚繼光屢挫兇鋒,連戰克捷,斬俘數千人,東南宿寇幾乎掃數而清,朝論以戚為首功,升任總兵。其為將&ldo;號令嚴,賞罰信,士無敢不用命&rdo;,故能&ldo;飈發電舉,屢摧大寇&rdo;。隆慶初年,北方邊患嚴重,戚調任京師,以都督同知總理薊州、昌平、保定三鎮練兵事。後又以總兵鎮守山海關至薊州一線長城十六年,任內加築敵臺千二百座,&ldo;精堅雄壯,二千里聲勢聯接&rdo;,京師賴以為安數十年。我們今日所見雄踞京、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