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頁(第1/3 頁)
再如謙謹。&ldo;吾於道光十九年十一月初二日進京散館,十月二十八日早侍祖父星岡公於階前,請(訓)曰:&l;此次進京,求公教訓。&r;星岡公曰:&l;爾的官是做不盡的,爾的才是好的,但不可傲。滿招損,謙受益,爾若不傲,更好全了。&r;遺訓不遠,至今尚如耳提面命。&rdo;
再如倔強。&ldo;吾家祖父教人,亦以懦弱無剛四字為大恥。故男兒自立,必須有倔強之氣。&rdo; &ldo;至於倔強二字,卻不可少。功業文章,皆須有此二字貫注其中,否則柔靡不能成一事。&rdo;
再如厚重。&ldo;餘嘗細觀星岡公儀表絕人,全在一重字。餘行路容止亦頗重厚,蓋取法於星岡公。&rdo;
甚至於星岡公手種的蔬菜,國藩都覺得更有味道。&ldo;星岡公好於日入時手摘鮮蔬,以供夜餐。吾當時侍食,實覺津津有味,今則加以肉湯,而味尚不逮於昔時。&rdo;24
祖父星岡公而外,曾家予國藩影響最大的就是父親曾麟書了。星岡公有三子,麟書是長子,次子名曾上臺,20多歲時早夭,幼子名曾驥雲。麟書字竹亭,後人尊稱其為竹亭公。曾氏由衡陽至湘鄉,五六百年間,從無出過一個秀才,星岡公深以為恥,故對這個兒子寄予了莫大希望。可天公不作美,麟書積苦力學,卻屢試不第,大半輩子精力都花在了應試上。星岡公失望之餘,把一肚子怒氣都發洩在了兒子身上,&ldo;往往稠人廣眾,壯聲喝斥,或有不快於他人,亦痛繩其子。竟日嗃嗃詰數衍尤,封翁屏氣負牆,踧踖25徐進,愉色如初。&rdo;26久困於屋場的麟書,卻偏有一股韌勁,屢試屢挫,屢挫屢試,又把希望寄託在兒子身上。
(父親)平生困苦於學,課徒授業者蓋二十有餘年。國藩愚陋。自八歲侍府君於家塾,晨夕講授,指畫耳提,不達則再詔之,已而三復之;或攜諸途,呼諸枕,重叩其所宿惑者,必通徹乃已。其視他學僮亦然,其後教諸少子亦然。嘗曰:&ldo;吾固鈍拙,訓告若輩,鈍者不以為煩苦也。&rdo;府君既累困於學政之試,厥後挈國藩以就試,父子徒步橐筆以幹有司,又久不遇。至道光十二年,始得補縣學生員。府君於是年四十有三,應小試者十七役矣。27
清代的科舉考試分為三個等級:童試,鄉試,會試。童試三年兩試,考中者為生員(即秀才),考中秀才才有參加鄉試的資格。鄉試三年一試,又稱大比,由於在秋季舉行,亦稱秋闈。鄉試考中者稱舉人,考中舉人者就有了做官或進一步參加會試的資格。會試也是三年一試,於鄉試的次年春季在京師舉行,故稱春闈。會試考中者就是進士,再經朝考後,成績優秀者位列三甲,進翰林院庶常館深造三年,稱為庶吉士,散館後留院者便成為翰林學士,朝考及散館落選者則授予京城或地方的官職、教職。鄉、會試又有恩科,是逢朝廷慶典,由皇帝特旨舉辦。又有副榜與貢生的名目,副榜是鄉試成績優秀,卻因名額限制而未能錄取的秀才,貢生則是品學兼優,由地方保送到京師深造的秀才。二者均可入國子監肄業,並有參加鄉會試之資格。
童試又稱小考或小試,雖是最初級的考試,卻是科舉進身之階,絕不容易。要想從童生進為秀才,要經過三關:縣試,府試,院試。縣試由知縣主持,每日一場,要連試五場,內容是八股文、試帖詩、經論、律賦等。縣試透過者方可參加府試,府試由縣上一級的知府主持,內容與縣試略同。府試錄取者還要參加由各省學政主持的院試,學政由皇帝欽派,一任三年,負責為朝廷甄拔人才,主持各省的科考事宜。院試是童試中最為關鍵的考試,這次考試透過後,童生們不僅能獲取秀才的功名,還可以進入府縣學官,享受公家的錢糧補貼(廩餼),安心讀書,奠定仕途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