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王猛潞川破燕(第2/3 頁)
渡到對岸,隱匿蹤跡走小路突襲了燕軍側後,燒燬大量輜重火光遠在鄴城都能看到,慕容暐為此驚恐。
燕國近十年間,幾乎年年交兵,國力早已疲弱不堪,國庫早就空空如也,連官員俸祿都拖欠,若非部落兵制部分軍糧由營戶供應,恐怕連軍隊開拔都做不到。就算如此鄴城作為大本營,後勤壓力也是極重,任由慕容評拖下去,燕軍的供給搞不好要先於秦軍掉鏈子。
而且慕容評不思破敵,反倒派人圍山堵水,以此向打柴取水的軍民徵稅斂財,燕軍士卒全都心懷怨憤沒有鬥志。訊息傳到鄴城,慕容暐遣侍中蘭伊前去斥責,以皮之不存毛將焉附作比,告誡說家國一旦喪亡斂聚再多財富也沒用,並催促慕容評儘快決戰。慕容評無奈之下,將積聚如山的財物分賞給士卒,同時被迫再次改變作戰計劃,遣使向秦軍下戰書挑戰。
十月下旬,大戰一觸即發,前秦將帥卻鬧了小矛盾。王猛的指揮風格是依託情報分派任務,麾下將領往往會有莫名其妙的感覺,不到目標達成根本不清楚所接軍令意義何在。
十月壬戌(二十一日),王猛派徐成偵查燕軍陣列,以驗證慕容評是要決戰還是另有目的,要求中午返回,結果徐成到黃昏才回營。王猛此前雖然也有領軍作戰,但在軍中的威望遠比不上這些親自衝鋒陷陣的大將,能夠指派他們完全是依賴苻堅的方面委任,加上擔負主帥職責壓力也不小。因此要以失期之責殺死徐成明確軍法,鄧羌站出來向王猛求情,認為徐成是他的部將,願意為徐成擔保一起戴罪立功,王猛卻不同意。
於是鄧羌回營擂鼓聚兵,佯做出一副要火併王猛的姿態,其實意在提醒王猛注意軍心,燕軍人數佔優,王猛對所發軍令又不加以解釋,底層將士心存疑慮,難以全心全意投入戰鬥。明白鄧羌心意後,王猛親自當眾赦免徐成,鄧羌也前往中軍向王猛請罪,王猛順勢寬恕安撫軍心。
十月甲子(二十三日),王猛獲知燕軍士氣低落,下令在渭源(不是甘肅那個)佈陣,召集士卒誓師表示決心鼓勵士氣。士氣因此高漲,將士皆破釜棄糧,踴躍爭先。因見燕軍人多勢眾,王猛希望鄧羌所部能率先突破,起到引領戰局的作用。
慕容垂雖然出奔到秦國,但母族蘭氏掌握昌黎兵權,在燕國仍然有不少人身居要職,侍中蘭伊便是其中之一,佛圖澄、釋道安又在鄴城經營多年,燕軍急於決戰,又缺乏鬥志,以及部分部署都被洩露。鄧羌等將領對此雖有一定猜測,卻不知曉詳細內情,作為高階將領還要當工具人,當然會心生不滿。
於是鄧羌回覆王猛,要求擔任司隸校尉,但這是直接向君主負責的職位,他也知道王猛沒這個許可權,只是藉此要求得知此戰的關鍵情報。由於王猛沒有答應,鄧羌面色不快回到所部指揮作戰,不久秦、燕兩軍開始接觸,王猛見鄧羌部沒有發起突破,趕緊派人來問詢,鄧羌卻在帳中睡覺不予理會。
俗話說上邊一張嘴下邊跑斷腿,燕軍前後陣列人數接近二十萬,是秦軍四、五倍之多,即便是鄧羌這種有萬人敵之稱的猛將,對這種正面列陣決戰也是沒有必勝把握。鄧羌能紮在戰線上,就已經是對主帥王猛的信任了,出於負責他當然不肯孤注一擲的發起衝擊,以免陷入圍攻引發全軍崩潰。
為了不錯失破敵良機,王猛親自騎馬趕到鄧羌軍中,將機要情報告訴鄧羌,並答應將司隸校尉所屬的軍情工作交給他主管。早就養足精神氣力的鄧羌這才明白王猛所下軍令目的,心情舒暢之下與張蠔、徐成等人飲酒共勉後出戰,幾人橫槍躍馬各率部屬突陣,四次殺進殺出如入無人之地,燕軍死傷數百,到日中時全軍潰敗,被俘斬五萬餘人。
秦軍乘勝追擊,燕軍死傷、降附者多達十萬,主帥慕容評單騎逃回鄴城。作為後援的慕容桓,聽聞敗訊後不僅沒有前往鄴城,反而帶著萬餘人撤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