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第2/3 頁)
過武,跑了幾年鏢,倒是攢了些錢,回來蓋房買地,娶妻生子,安心的過去莊稼人的生活,可他終究是練武之人,喜好舞槍弄棒,雖說分了家,但他始終偏愛自己的大侄子李大頭,平時幹啥都把他帶在身邊,教了不少本事。
為了驅趕野豬糟蹋莊稼,李興懷買杆獵槍,想著既能護住莊稼又能打獵物賣錢,一來二去竟喜歡上打獵,時間一長也練出奇準的槍法,整天跟著他的侄子李大頭,自然槍法也是不差,李興懷一個高興,又買了幾桿獵槍,帶著李大頭和一幫自家子侄整日裡鑽山打獵。
鎮嵩軍圍困省城期間,其後防司令部設於山北縣,拉夫攤響,鬧的民怨沸騰,歷經八個月的圍攻,終究還是沒攻下省城,後被趕來增援的馮部打得潰敗而逃,駐紮在鄧家鎮的一股鎮嵩軍,伺機從槐樹嶺翻過秦嶺逃竄,沿途搶奪財物。
到了三李村,見此處靠山且地勢偏僻住戶分散,就肆無忌憚的搶奪財物,開槍打死打傷數人,恰好被打獵歸來的李興懷得知,氣憤不已的他,仗著藝高膽大,領著李大頭等一幫後生晚輩,憑手裡的幾桿獵槍和熟悉的地形,將那股行兇的鎮嵩軍堵在一個山溝裡,以零傷亡打死打殘對方十多人,剩下的那些鎮嵩兵嚇破了膽,跪地繳械投了降。
李興懷讓李大頭等把他們綁了,押送到鄧家鎮。
鄧家鎮見狀,不敢耽誤,一邊接收案犯,一邊彙報給山北縣政府,山北縣國民政府聽說李心懷帶人打死十多個,還一個不落的活捉了這些作惡的人,縣長親自上了槐樹嶺表彰李心懷他們護村有功,獎大洋若干,為了防止再次發生此類事件,特批在槐樹嶺設立民團,讓招收些精壯漢子,繳獲的十多杆槍留給民團自用不說,另外又撥槍支,彈藥若干,來保護槐樹嶺一帶的村民安全。
自此成立了山北縣首個民團 ,取名三李團,這在當時的山北縣引起極大的轟動。
民國政府本意是想讓李興懷擔任民團團長,但李興懷心性淡泊,自由慣了,不想受那約束,再加上他想把侄子李大頭推出來,推託自己年齡大了,沒精力來管民團的事
“讓我侄子大頭做團長吧,有啥事我在後面盯著。”
就這樣,李大頭撿了個便宜,成為民團長的他,憑著過人的心機,很快召集了一幫閒散人員,在短時間就形成了一股不小的勢力。
本就不甘平庸的李大頭,有了勢力後還能不生起別的想法,趁著手裡的權勢還不為自家謀私利,他表面上維護著槐樹嶺一帶的治安,可完全違背了民國山北縣政府成立民團的初衷,開始想方設法的為自己撈好處,勾結土匪,玩黑白通吃,在這山高水遠的地方做起了土皇帝。
此時的山北縣,各地的土豪鄉紳見狀,也以保護村民為名,紛紛成立民團,拉起各自的黑惡勢力,在屬於自己的地盤上作威作福。
李大頭見自家妹子的委屈樣,心軟成麵糰一般,不就是找個女人麼,他再難也得答應下來,他一臉輕鬆地安慰道:“多大個事,還值得你這樣,不就是要個女人嘛,不出三天送個人來,保你滿意。”
李大頭話出口,就後悔了,三天,到那找個合適的女人,長的好壞先不說,離得近的肯定不行,走漏了風聲還不惹出事,可離得遠的他又不熟悉,一時那有合適的人,奈何話已說出口,他也沒心思再坐,安慰了妹妹幾句,就起身離去。
回到民團的李大頭,立刻召集一幫心腹手下說了自己的為難之處,其中一個家在趙莊叫趙七的手下湊上前道:“團長,你這一說,我倒想起個人,年齡剛好合適,雖說有婚約,但未成婚,人品相貌沒說得,在方圓也算得上拔尖的。”
李大頭一聽就來了興趣,歪頭呲著牙花子笑道:“他孃的,這麼巧,爺瞌睡了就有枕頭,快說說看,是個啥情況。”
“我村那個秀才大夫你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