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歷史軍事 > 成吉思汗的帝國 > 第7章 成吉思汗之死(7)

第7章 成吉思汗之死(7)(第1/3 頁)

目錄
最新歷史軍事小說: 長安浩劫之十日危情賽羅:藍色披風的少年成吉思汗的秘密穿越梁山成霸業秦始皇蕩平六國綜影視之有蓮華燦曹操天崩開局,遇到我,他無敵了開局地主夢,朝堂強拽成幕後主宰星鐵:我在星際推廣精靈大明戰神馬踏六國,震驚朱元璋!和自己談個戀愛怎麼了!我不叫謝石頭穿越到大唐,我囤積了萬億物質星落門極品皇太子之貞觀永治聯盟:開局收徒李哥的我,無敵了四合院之開局娶個售貨員穿成惡毒反派,主角被撩瘋!重生逆襲:智謀登峰從小縣令到主宰萬界

翌日清晨,窩闊臺即派先鋒官胡和魯為信使,輕裝簡從,一隊十餘騎來到賀蘭山關前。這胡和魯是大將哲別的三兒子,而哲別正是大家耳熟能詳的《射鵰英雄傳》中大俠郭靖的第一位師父。歷史上確有哲別其人,而且還大大的有名。

哲別乃蒙古軍中名將,是成吉思汗的帳下“四獒(狗)”之一,也就是衝鋒陷陣的先鋒官。其剽悍善射,用兵有方,深得成吉思汗器重,為蒙古立下無數赫赫戰功。哲別曾率軍南征金國,平滅西遼,橫掃中亞諸國,在大破羅斯聯軍後,班師回漠北草原大營時,由於年事已高,積勞成疾,病死在路上。

哲別共有七個兒子,均在蒙古軍中效力。這三子胡和魯天生髓力過人,自幼得父親教導騎射之技,加之聰慧穩健,漸漸在眾兄弟中出類拔萃,屢立戰功,深得成吉思汗喜愛。哲別去世後,大汗更是將胡和魯視若己出,像對待自己親生的孩子一樣,加以重用,此次征討西夏,即任命胡和魯為先鋒官。

窩闊臺得到成吉思汗旨意後,左思右想派哪位屬下做信使合適。這信使既不能太過溫和,折損了蒙古大軍的威風,也不能過於魯莽,因小失大。窩闊臺猛然想到了胡和魯,心想這胡和魯不但武功高強,且處事冷靜果斷,分寸把握極好,是再合適不過的信使人選。

胡和魯接令以後,只領十餘隨從,輕兵簡裝,帶了些乾糧和飲水,於寅時出發,一路快馬奔向賀蘭山關。蒙古大軍本已距離賀蘭山關僅有幾十裡的路程了,所以胡和魯一隊人馬約一炷香多的功夫,不到卯時左右就來到了賀蘭山關前。

這賀蘭山關,是西夏守軍利用賀蘭山陡峭險峻的地形,在通往中興府的東西要道上修建的一個關口,城高濠深,易守難攻,是作為背後東麓不遠的中興府重要的防衛要塞,為阻擋西北各國的侵犯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賀蘭山關前闃無一人,城門緊閉,吊橋抬起,門外堆滿了鹿砦、亂石。關中軍民自是知道蒙古大軍一路勢如破竹,大軍壓境,已逼近賀蘭山關。這西夏的軍民由於被蒙古多次攻打,都知道成吉思汗殺人如麻,如若被蒙古大軍破城,那必定是死無葬身之地,所以除了關中的將士,老百姓也紛紛請命,協助官兵守城或者做後勤支援。賀蘭山關早已城門緊閉,禁止出入,軍民嚴陣以待。

但不知為何蒙古大軍忽又停滯不前,關中軍民已打起精神彌日亙時守備了好幾天,卻遲遲不見蒙古人馬的蹤影。正當大家困惑之時,這日一大早,城上守備軍士忽然望見遠處來了一小隊人馬,急忙鳴鑼預警,張弓搭箭,兵器敲擊城牆砰砰山響,此起彼伏,大聲喝道:“來者何人?”

胡和魯一隊人馬放慢馬速,來到距城門約一箭之地勒馬停住,翻身下馬。胡和魯聲如洪鐘,大聲說道:“吾乃大蒙古國成吉思汗信使,奉吾大汗旨意,前來拜見汝家皇帝,傳吾大汗口諭,告知汝國黎民百姓脫離苦海,免於屠戮之道!”

守城軍民望見這為首喊話之人,身形魁梧,著銀色蒙古大袍,穩如泰山,只佩帶一把腰刀,身邊隨從也沒有帶什麼多餘兵器,大家緊張的情緒放鬆下來。在西夏軍民的心中,成吉思汗就是一個嗜殺成性的惡魔,所過之處必會片甲不留,原本大家已做好了以命相搏的準備,聽聞這席話,自然心生好奇。有誰不珍惜自己的生命呢?誰沒有妻兒老小牽腸掛肚呢?如果城中軍民能免遭屠戮之禍,那何不聽聽其中原委呢?

原本這西夏賀蘭山關守城將軍名喚阿沙敢不,自接到探馬報知蒙古大軍已逼近賀蘭山關,立即命令軍民緊閉城門,加固防禦。阿沙敢不深知此次與蒙古必是一場惡戰,生死未卜,故安排守備妥當以後,趁蒙古大軍還未殺到,即趕往國都中興府面見皇上,請求增援,同時把家中老少家眷悉數帶往中興府安頓。

留在關中指揮的是阿沙敢不一員副將名塔庫

目錄
水滸:我帶著梁山好漢以德斧人身為宇智波,暴揍火影很合理吧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