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8部分(第4/5 頁)
然可以見到整個大氣層正在激烈的電閃雷鳴。
它們猶如受傷的巨獸,地震是它的抽搐,岩漿是它的失血,無盡的狂風則是它的哀嚎,這些星球表面在激烈的變動,這種可怕的變化,足以磨滅一切,羅遠已經很難在看到玻星殘留的痕跡。
羅遠視線並沒有在這三顆行星中過多停留,對於這一幕他已經相當熟悉,因為那時候的地球,也曾經經歷過類似的場面,只是這三顆行星比當時的地球還要慘烈百倍。
這時羅遠注意到那些太空港內還留有不少玻星人,他們雖然在人類攻擊行星時躲過了一劫,卻沒趕上最後一艘飛船,而被困守在那裡。
不過太空港作為飛船的停靠站,玻星人在設計之初,顯然沒有考慮某一天,這裡會成為一個避難所。
羅遠悄無聲息的出現在一座太空港的附近,這裡正在上演著黑暗的一幕,文明的外衣正在褪去,獸性無聲迴歸,這群玻星倖存者,以同類相食,爭鬥殺戮,每時每刻都在上演。
看到這一幕,羅遠原本打算順便把這些太空港抹去的念頭,也瞬間淡了不少。
相比於毫無痛苦的瞬間死亡,活的對他們而言,反而更是一種痛苦。
他很快飛向那片恆星附近的宏偉工程。
這確實是猶如神蹟一般的工程,即便羅遠近距離觀察,也感覺到一種由衷的震撼。
這是一個巨大的戴森球,在人類第一次對玻星進行探測時,這個戴森球便已經存在,算上光學影像對距離的時間延遲,意味著,這個戴森球至少已經建設了整整六十年,但它依然還沒接近完工,這片黑色的薄膜狀的物質只覆蓋了大約三分之一的恆星,不過即便如此,依然龐大的令人感覺震撼。
整個戴森球的表面積約十萬億平方公里,是地球表面積兩三萬倍,哪怕質量在輕,所消耗的物質也是個天文數字。
事實上,戴森球對如今的人類而言,早已經沒有任何理論上的難題,一切技術都已經成熟,難得只是工程量太過龐大,佔據大量工業資源,再加上所在紅矮星根本不適合建造戴森球,以至於一直停留在紙面。
然而無論技術有沒有難度,擁有戴森球和沒有戴森球的文明都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科爾達舍夫文明等級是一種拋開科技的先進與否,單純的按照能量利用多寡來衡量一個文明等級的方式。
一級文明:該文明是行星能源的主人,它可以主宰整個星球能源的總和(以行星接受恆星的能量相當)
二級文明:該文明能夠收集整個恆星系統的能源總和。
三級文明:該文明可以利用銀河系統的能源為其所用。
按照這種等級劃分,人類才剛進入一級文明不久,而玻星人已經是接近二級,它所能動用的力量,完全是當今人類的幾何倍數。
說實話,這場戰爭這麼快結束,羅遠是有些驚訝的。
在他的想象,這場戰爭也許是勝利,也許是失敗,但獨獨沒有想到,對在這麼短時間結束。
但結果,卻出人意料。
玻星人完全不堪一擊,人類以自身損失21艘戰艦的代價,就徹底摧毀了玻星人的抵抗力量。
是玻星人實力不強大?
不,一個擁有戴森球的玻星文明,它的所能動用的力量是人類的數百數千倍,也許人類的科技已經比稍稍先進一籌,但數量有時候可以彌補一切。
羅遠覺得造成這種驚人戰果的最根本的原因,是玻星人天然缺少一種對於自身生存的危機感。
人類就算在和平時期,每年的軍事的投入,都佔據總gdp的1%到3%之間,特別是幾個軍事大國,對於軍事的投入向來不遺餘力。
因為人類並不是統一國家,短短百年間,人類就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