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部分(第1/5 頁)
“這麼說這隻青花枯枝花鳥瓶是康熙時期的?”康威浩說道。雖然他心裡不相信,可是吳文古是權威,他無法反駁,也不知道如何去反駁。
“是大明成化,還是康熙早期,我們說了不算,得看這個瓶子的表現。雖然瓶子不會開口,可是我覺得,它會告訴我們,到底是成化的瓶子,還是康熙的瓶子。”吳文古微笑著說。
“吳老,您就直說唄,我都快急死了。”嚴禮強急道。
“立飛,你覺得呢?”吳文古又問道。
“我對康熙早期的青花,並沒有專門研究。可是我覺得這瓶子上的鳥,肚子有些大,不太像是成化的。”於立飛輕輕搖了搖頭。
“哦,立飛,瓶子上的鳥,也能看出年代?”嚴禮強詫異的問。
“我也是在書上看到的,不知道準不準。萬曆時期畫的鳥,都是頭衝前,扇著翅膀,像臨終奔命。有點兒像是:大明不要完了,咱趕緊跑吧。到了天啟、崇禎,鳥就不這麼直飛了,它做自由飛翔狀,上下左右翻騰。這個時候的心態反而輕鬆了,知道大明反正要完了,索性就這樣了,有點徹底解脫的味道。
而到了順治呢,鳥立刻做回頭狀,飛著還要回頭,少有落在枯枝上的。一進入康熙朝,鳥就肥了。或許是因為這個時期,社會穩定,就有點養尊處優、貪圖安逸的意思。”於立飛說道。
“別看,這隻鳥還真有點肥!我說呢,這麼肥的鳥,能飛得起來嗎?”嚴禮強仔細看著這個青花枯枝花鳥瓶上的鳥,越看越肥,越看越覺得於立飛說的有道理。
“立飛講的這個鳥的神態,確實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康熙的青花,還有兩個比較重要的特徵。康熙時期的青花,是最藍的,非常漂亮,我們一般稱之為:翠毛藍。”吳文古說道。
於立飛的說法有一定的道理,但是隻能作為鑑定的輔助手段。要鑑定一件古玩,還需要從各方面來研究,既要看當時的歷史狀態,也要看整個歷史階段。既要橫向看,也要縱向看。
由於康熙早期的原料的不同,工匠技術的提高,導致康熙青花顏色非常清麗,很容易取悅於人。這就使得,康熙的青花釉色,成為一個斷代的有力依據。
“同樣是青花,康熙青花可以分出層次,稱之為:墨分五色。《陶雅》中這麼記載:其青花一色,見深見淺,有一瓶一罐而分之七色、九色之多,嬌翠欲滴。從中可以看出來,康熙青花甚至有分出九個層次。所以康熙青花在整個清朝,乃至後來到民國和現在,都被認為是清朝青花裡最好的。
《陶雅》還有記載:雍乾兩朝之青花,蓋遠不逮康窯。然則青花一類,康青雖不及明青之穠美者,亦可以獨步本朝亦。因為這兩個因素,所以收藏者,一開始最喜歡的,就是康熙青花。”吳文古緩緩說道。
“嬌翠欲滴,這個瓶子還真有點這樣的意思。”嚴禮強仔細看著這隻青花瓶上的釉色,覺得吳文古說的也很有道理。要是別人不說,他恐怕是永遠也看不出來的。看來這鑑賞古玩,真的需要行家指點。
於立飛聽了吳文古的介紹,也走過去仔細觀察,發現這隻瓶子確實很藍。上面的一層藍釉,就像要離開瓶體似的。於立飛戴上手套,抱起這隻青花枯枝花鳥瓶。瓶子一上手,他就更加確信,這隻瓶子應該是清早期的。雖然他腦海中的立體圖形,並沒有嚴格的分界線,可是於立飛接觸的古玩也不少,慢慢的被他摸索出一套分辨的辦法。
“吳老,這隻瓶子怎麼比一般的青花瓶要重?”於立飛說道,他經常到張建功的店裡去看他的民清瓷器,對這個時期的瓷器,還是有一定了解的。
“立飛,你還說沒怎麼玩過瓷器,一上手就有發現嘛。”吳文古微笑著說。
“我不是跟您說過麼,我隔壁有家店,只賣民清瓷器。老闆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