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第1/3 頁)
徐家坳村在臥牛嶺東坡週轉了百畝土地建設老年公寓,四至是東至西嶺生產渠,南至翠微河北岸五十米,西至臥牛嶺東陸,北至翠屏山養殖基地南五百米。
“書記,建房徵地補償款分配原則是什麼?”袁志國問。
“民主議定原則和合法性原則,平等原則,權利和義務相一致原則。
村民自治必須是真正的大多數村民的集體意志,而不是某個人或某些少數人的意志,且該意志不能違反法律的強制性規定。因此,那些同國家法律、法規和國家政策相牴觸的自治章程、村規民約以及村民民主決定都是自然無效的。村民自治必須在民主和法治的軌道上才能獲得健康發展,必須做到既要充分發揚民主又要遵守法律。
在進行徵地補償款分配中,要充分保障每個集體經濟組織成員或村民享有平等的待遇,正確地處理利益關係。之所以會出現剝奪少數成員或村民徵地補償款分配的收益權,主要受經濟利益驅動的影響,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每次的收益和徵地款分配總量是恆定的,為了更多的分配集體收益,惟有透過減少應分款人數來實現多數村民的最大利益化,因此,公正、公平地分配徵地款是保障每個成員或村民享有土地收益權的前提。
集體成員在享有分配利益的同時要考慮其對集體所盡義務的大小,做到權利與義務相一致,公平合理地分配徵地款。”徐家強說。
“老年公寓怎麼建設?”袁志國又問。
徐家強說:“老年公寓建成封閉公寓,用空心磚和水泥柱做柵欄圍牆。”
袁志國說:“行,我督促建造。”
老年公寓竣工,徐家強說召開分房大會,他對村民們說:“屬於農村分散供養五保戶、低保戶、貧困殘疾人家庭、其他貧困戶任意一種型別的優先分房,這些人家不收用電、用水、用氣入戶費。”
“復耕的近兩百畝地怎麼辦?”袁志國問徐家強。
“集中整治成為高標準永久基本農田,進行機械化種植。”徐家強說。
永久基本農田即對基本農田實行永久性保護,即無論什麼情況下都不能改變其用途,不得以任何方式挪作它用的基本農田。基本農田是指中國按照一定時期人口和社會經濟發展對農產品的需求,依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確定的不得佔用的耕地。
永久基本農田既不是在原有基本農田中挑選的一定比例的優質基本農田,也不是永遠不能佔用的基本農田。永久基本農田就是我們常說的基本農田。加上“永久”兩字,體現了黨中央、國務院對耕地特別是基本農田的高度重視,體現的是嚴格保護的態度。
永久基本農田的劃定和管護,必須採取行政、法律、經濟、技術等綜合手段,加強管理,以實現永久基本農田的質量、數量、生態等全方面管護。
設立目的是優先把城鎮周邊易被佔用的優質耕地劃為永久基本農田,嚴控城市化程序加快對耕地尤其是對城市周邊地區優質耕地的擠佔,給子孫後代留下良田沃土。
基本農田保護任務落實到用途管制分割槽,落實到圖斑地塊,與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相結合,實現了上圖入庫、落地到戶,確保劃足、劃優、劃實,實現定量、定質、定位、定責保護,劃準、管住、建好、守牢永久基本農田。
規劃好了的基本農田由退伍軍人袁崇山整塊承包,袁崇山與部分村民成立了農業合作社,科學種田近千畝,是少有的種糧大戶,得到鎮裡與縣裡的表揚。
袁崇山為了農田建設拿出“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戰鬥精神,敢於天公試比高,把在部隊學習的無人機技術運用在農田裡,進行無人機噴灑農藥。
無人機農藥噴灑技術,是一種藉助飛行器、植保器械和計算機程式等工具,對農藥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