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錄 在兒童青少年時期的邊界感培養(第1/6 頁)
當令之行便行令,這是自然規律,順勢而為,方為上策!“顓頊時初謝,句芒令復陳。飛灰將應節,賓日已知春。”
人生旅程是漫長的也是短暫的,數十年或者百來年的時光,但是人生中又有幾年是腦子健康而精神清晰的呢?
美國的殘疾作家海倫·凱勒曾說:“感恩之心是一顆寶石,以它來增添生命的光輝。”而感恩之心就是人際之間的邊界感柔和與溫暖之恰到好處。這種感恩之心,這種人際安全邊際界限,並非天天然而來,而是後天學習培養而成。
陳曉航感恩母親。雖然她沒有給自己帶來的,僅僅是三萬多元的存單,而沒有任何鉅額財富。但是陳曉航感恩母親的犧牲,感恩母親的安排,感恩母親做出的任何決定。
尤其是那句永別了!很痛很痛很痛,也很不敢想象母親現在的境況。
但是如同舊時代島國的一位母親和兒子。在那個貧瘠的世界,生活資源,無法讓失去勞動能力的老人們繼續消耗糧食。所以一旦年邁或癱瘓病症,那麼成年的孩子,就會揹著老人,進入原始森林,放下之後離去。這或許是一種自然的生命觀念寫照。
而有一位母親的兒子,就是不願意那麼做。這位年邁的母親,一次次地要求兒子把自己背到森林裡去,讓自己走祖祖輩輩安排好的結束人間生活,去向普照大地的神界。
最終,不得不服從母親意願的兒子,把母親背入森林。但兒子不願意當下母親。因為兒子想要找一個相對遮風擋雨的好地方。走了很久,口袋裡的乾糧,竹筒裡的水都被母子兩個吃喝完了。
母親說,“兒子,我口很渴,讓我喝一口吧。”
兒子看著空空的竹筒,把母親放下並安置在一塊較為平整的大石板上,然後飛快跑去很有些距離溪邊打水。
等到孩子回到放下母親的地方,母親並沒有在石板上。只有母親的外套,上面有一撮乾糧。哪來的乾糧?那是母親一口都沒吃而已!
兒子急切在周圍尋找,發現母親的身體在山澗中。兒子一下子清楚母親怎麼出現在山澗。他跪在地上磕了三個頭,起身回到石板,拿起母親留下的衣物抱著那乾糧。然後勉強自己,得活著走出了森林。
陳曉航的母親,也許也可能會在某個山澗流水之間,不為去感受,而是為不再需要感受自然的風和景,俗世的是與非。
陳曉航就在心中,心眼感受母親正靜靜地坐在某條山間溪流旁,聽著潺潺水聲,看著波光粼粼的水面,感受著微風拂面。她並不只是想單純地享受大自然的美景,更希望能借此遠離塵世喧囂和是非紛擾。在那裡,她可以擺脫一切束縛和壓力,放鬆身心,找回內心的平靜與安寧。她渴望在這寧靜的環境中,尋得一份屬於自己的自由和安寧。
人從心靈的寧靜中來,也走向心靈的寂寥。
在人類剛剛出生,靈魂就如同一張白紙,沒有辦法看到任何有形的痕跡。即便到了三歲,有了一點點自我意識和靈性的覺醒,但也是基本沒有心理邊界感的。或許也可以說是極其微弱的自我意識和羞恥的。同時這個年齡的記憶也是很弱很弱的。
一個三兩歲的孩子,洗完澡,光著屁股跑來跑去,毫無心理的不適感。不就是毫無羞恥感和安全邊界感的真切展現嗎?
但是慢慢地,到了四五歲,就會有不同的界限和區域歸屬感覺了。
同樣地展現,譬如兩三歲的孩子壓根不會管爸爸媽媽在房間裡幹嘛,而四歲五歲六歲之後,會有一些感覺越來越清晰,不能被允許隨心所欲地進出爸媽房間了。到了十來歲,進入爸爸媽媽的房間就很自覺地會敲門或者大聲說,我進來了哈。
這就是無意識中的邊界感的培養例子。其中兒童青少年時期是安全邊界的界限感培養的重要時期,過了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