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頁(第1/4 頁)
入宮的路很長,為免冷場,我便想起取悅於他,也是我的任務,我便道:&ldo;王爺,今年天高氣慡,看來今年桑蠶節過後,便又是一個豐收年……&rdo;
他沉默半晌,沒答我的話,自言自語般道:&ldo;記得那一年,桑蠶節後,邊疆將士便都收到了宮內發出的錦繡戰袍,賜給我的便是金甲縲絲袍了,君輾玉戰功卓絕,也同獲一樣的金甲縲絲袍,是全軍上下僅有的兩件而已,下面的人卻將本王的和他的弄混了,本王穿上身時才知道,他竟然是那樣的瘦……&rdo;
我想,又來了,又來了,還沒完沒了了……唯勉強附和:&ldo;王爺是否叫人換了過來?&rdo;
&ldo;本王那時性急,加上對君輾玉不滿,便直接闖入了他的營帳,卻見他一身白衣,也正換那袍子,本王這才知道他居然纖瘦成那個樣子,真不知道他殺敵之時無窮無盡的力量是從何而來。&rdo;
我心中發苦:&ldo;那您換過來了沒有?&rdo;
&ldo;沒,不知道為什麼,平日裡無論本王怎麼刁難都少見怒意的君輾玉,居然大怒,拔了身邊寶劍直刺向本王,本王唯有退了出來,第二日,才叫屬下換了過來。&rdo;
無聊,當真無聊,這些事,有什麼好聊的?我沉默不語,良久才道:&ldo;還好,換過來了,這金甲縲絲戰袍可是千金難求的戰甲,妾身也聽過,說是用金線和縲絲織就,外罩以百練金甲,輕便無比,上了戰場,能抵刀劍刺體,不知是也不是?&rdo;
&ldo;那是自然,只可惜,後面組成的銀甲軍卻失敗了,被異族的勾刺箭所破,那一戰,君家軍……&rdo;他聲音漸漸沉鬱,沒有再說下去,反將臉頰轉向一邊,他心情不好,我的心情自然也不好,我便不再相問。
英華殿前,也停了不少步輦,想是各府皇親國戚都已到齊,見寧王進殿,太子和昌王都步下坐席,上前迎接,太子更是拉了寧王的手,笑道:&ldo;祭祀過後,你可得留下來,我們好好聊聊。&rdo;
作為寧王未受皇封的內眷,自是不能隨同其它正妃入殿祭祀,唯等正祭全完了,才能入殿拜祭,大殿之內寒氣甚重,並未象其它居殿一般使用保暖用具,我站立了一會,便覺得周身寒意入骨,悄悄摸了一粒藥合著唾液嚥下,這才略好一點,寧王自是不會記得我了,我於他來說,只不過一位能聽他傾說君少將的耳朵而已。
第十六章尋隙
我甚至感覺,以前那些無故身亡的寧王姬妾,是否其中有幾名因知道了他的秘密,而惹來殺身之禍的?江妃對皇帝寵幸男子之事自是深惡痛絕的,如果自己的兒子別的什麼都沒遺傳到,反而遺傳了這一點,豈不更讓她痛不欲生?寧王對此點,自然是晦測莫深的,萬不可能讓人傳入自己母妃的耳內,所以,我以鹿諷當今皇上,才會觸動了他的心思,讓他對自己既厭且惡,差點連命都喪了,哎……如果真因為這件事而丟了一條性命,我何其冤哉?
。。。。。。。。。。。。。。。。。。。。。。
祭祀之後,便是由太皇太后主持的織藝大典了,太皇太后原本尚宮出身,稟性節儉,更有一手極好的女紅技藝,每到桑蠶節,便會召集宮內女眷進行一年一度的織藝大典,在景德宮擺上上百輛織車,織機之聲同時響起,以織出有特色的布藝為勝,真可稱得上慰為大觀,每到這一天,各宮各府的人無不求出奇制勝,在織車蠶絲上想盡辦法,以求勃得這位當朝最有權勢的女人的青睞。
我,自然也不例外。
祭祀大典我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