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商紂王和始皇帝(第2/3 頁)
為盛,《史記·汲鄭列傳》也記錄了陛下內多欲而外施仁義,奈何欲效唐虞之治乎,甚至就連太史公都記載了下來。”
“太史公都記載下來了?”諸葛亮頓時驚訝道。
劉能點點頭,說道:“對,在史記·太史公自序中記載,唐虞之際,紹重黎之後,使復典之,至於夏商,故重黎氏世序天地。”
諸葛亮頓時沉默不語了。
這一段他也是讀過的,不過他並沒有太在意,重點都在關注司馬遷的個人經歷上了,對於他的感悟並沒有多深的理解。
畢竟司馬遷是個史官,他的感悟一般都是關於歷史傳承的,對於治國沒有多大的用處。
“而且,我們那會兒的考古工作,還發掘出了許多和歷史記錄不一樣的東西,甚至可以完全顛覆一個人的形象,例如商紂王和始皇帝。”劉能繼續說道。
諸葛亮一愣,旋即問道:“這兩位帝王不是暴君嗎?難道這裡面還有什麼隱秘不成?”
劉能點點頭說道:“對,先說商紂王吧。”
“太史公在史記中提到,商紂王是一位生活極度奢靡、極其昏庸無道的君主,他在位的時候殘忍的殺害大臣,為了一己私慾,就讓人修建華麗的宮殿露臺,讓百姓因此生活在水深火熱當中,這就是為什麼周武王順天意,輕輕鬆鬆奪取了天下的原因。”
“但是,我們後來發現,商紂王並非是喝酒,而是好酒,商朝流行祭祀,這些酒應該是為祭祀準備的,只有祭祀之後才會輪到商紂王喝,至於他的生活奢靡、昏庸無道,其實都是假的。”
“太史公自己也記錄了,商紂王資辨捷疾,聞見甚敏,材力過人,手格猛獸,這就說明他是一位容貌出身、才思敏捷還力大無窮的君主,他的確是殺了父親和爺爺,所以為了推翻商紂王,他才會將商紂王的名聲搞壞掉。”
“而且周滅商的牧野之戰也不是什麼為了天下百姓生計的戰爭,而是一場偷襲,當時商紂王麾下的主力兵馬都在邊疆為國家開疆拓土,結果周武王率軍偷襲了朝歌,逼得商紂王自殺,這才奪取的天下。”
“丞相你就想啊,如果現在有一個人突然在蜀地起兵,然後偷襲了成都,殺了陛下,然後說陛下是個昏君,你會認同他的說法嗎?”
諸葛亮立刻搖頭。
開什麼玩笑!
如果有這麼一個人的話,那毫無疑問是個逆賊,而且還是大逆,需要千刀萬剮的那種。
劉能見他認同,於是繼續說道:“還有,想必丞相也是知道三皇的,分別是人皇、天皇和地皇,在商紂王之前,皇帝從不將天地放在眼裡,大家人人平等,並沒有高低貴賤之分。”
“但是從他之後,人間的帝王全部變成了天子,也就是天地之子,天子所有的權利都是上天賦予的,自然要低人一等了。”
諸葛亮猶豫了一下,還是問道:“那這有什麼問題嗎?天地不都是需要敬畏的嗎?”
劉能卻是搖了搖頭,說道:“如果真的有天皇的話,人皇是和天皇平等的,有事情大家商量著來就行了,不過變成天子之後就成了需要求著上天辦事,而且全看上天的心情,人家想不辦就不辦,美其名曰是天子失德,你說你願意做人皇還是願意做天子?”
“自然是人皇......”諸葛亮瞬間反應了過來,說道:“不,我乃是大漢丞相,做什麼天子人皇啊!”
劉能笑笑,繼續說道:“另外,始皇帝也是被人編排得不輕。”
“史記中記載,始皇帝嚴刑峻法,焚書坑儒,大肆修建阿房宮勞民傷財,但實際上並非如此。”
“太史公口中的焚書坑儒,實際上焚的是各國史料和那些嘴硬要求分封天下的儒生,這和始皇帝想要天下一統的理想相違背的,所以殺他們沒有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