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部分(第2/5 頁)
另一手將水晶頭上早就歪的不成個樣子的小帽兒摘了,在頭髮上使勁揉了揉,只把少女那挽成小廝般的髮髻揉的亂糟糟的。
“走,咱們吃大餐去!”
……………………
封建時代裡無論哪一個王朝,無論哪一座城市,要說知名度最高,最受城中百姓關注的人是誰,青樓花魁即便不是第一,也絕對能數進前五。
鄭府壽宴後,新老兩大花魁之爭的結果很快便傳的沸沸揚揚。
對於這樣的結果,民間百姓們說的最多的就是薑還是老的辣!看看人家歌舞昇平樓那是何等的氣派,能在那樣的樓裡做鎮樓大娘子,沒點兒本事還行?
除了這比較正常的議論評說之外,市井間針對此事,針對沈思思與如意娘兩人的說法真是千奇百怪,角度更是五花八門,其八卦之魂熊熊燃燒的程度其實跟後世沒有太大的區別。
時間在變,朝代在變,有一些東西卻是亙古不變的,比如:愛八卦!
市井百姓們針對此事的議論既散且亂,而且議論的目標也主要是在沈思思與如意娘身上。但士林之中議論此事的角度卻是高度集中,關注的人物也與民間百姓截然不同。
如意娘居然輸給了沈思思……
真的!噢,那是文章四友中的那位出手了?
沒有?
那是沈雲卿從大理寺放出來了?
還不是?
不對呀!陳子昂陳伯玉那是從不摻和這等事情的,難倒這次破了例?
也不是他!仁兄,你這是……開什麼玩笑?
這六位不出手,普天之下,方今詩壇還有誰堪與宋延清爭鋒!
有這位學士大人在背後撐著,如意娘怎麼可能會輸?;
鄭府壽宴後的幾天時間裡,這樣的對話在神都士林間,在那些個士子們最喜歡聚集的茶肆酒肆裡不斷重複,再重複。
於是當日壽宴上的那兩首作品便以風一般的速度傳播開去,無論是《靈隱寺》,還是那首唐人不太習慣的《蘇幕遮》
細細品鑑,乃至於將兩首作品拆開了揉碎了一字一字咀嚼過後,士子們不得不承認,那《蘇幕遮》的確是比《靈隱寺》要好。而這首《蘇幕遮》也的確不像是出自那六位的手筆。
眾所周知,那六位,尤其是文章四友及沈雲卿都是以律詩見長,從不曾涉獵過曲子詞。至於陳伯玉雖然有過歌行體,但曲子詞也是從不曾碰過的。
當整個士林終於接受了這個石破天驚般的意外之後,眾人關注的焦點便自然而然的轉移到了沈思思背後的那個人身上。
是誰硬生生的壓了宋之問這一局?
在背後為沈思思掌筆的人究竟是誰?
在整個士林都被這個問題鬧的好奇心十足的時候,歌舞昇平樓中終於傳出了經沈思思親口確認過的訊息。
這個“誰”名喚唐松,乃是由山南東道襄州赴京計程車子。
於是,襄州唐松就如同之前的哪一首《蘇幕遮》一樣,在極短的時間內傳遍了神都士林。
書房、會客的花廳、讀書人聚集的茶肆酒肆,借宿士子們集中的各寺觀僧舍雲房,這個名字口口傳揚,不斷的被提到,不斷的被記憶。
士子們議論著這個唐松之餘,也不免疑惑。
襄州?那倒是個人文薈萃之地,但這個唐松確是沒聽說過呀。
左打聽,右打聽,身邊的讀書人圈子裡居然沒有一個人知道。
於是,新的疑惑也就隨之誕生了。
這莫非是瞎貓碰上了死耗子?畢竟愚者千慮,也有一得嘛!
隨著這件事情談論的越多,類似的置疑也隨之喧囂塵上。
當然,士林中也有一些人是迫不及待的接受了這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