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心靈手巧的姑娘(第1/2 頁)
三個月前,李昱告假回廬州城祭祖,到廬州城後聽老宅的管家說,阮夫人帶著慕容月回江州城看望阮太守。
祭完祖,安排好廬州城內的一切事務,李昱就渡江前往江洲城。
雖說廬州城地處南楚,而那江洲城又位於大周,本應該沒什麼往來。但其實兩地相隔並不遙遠,皆在長江邊上,遙遙相望。
一百多年前,長江發生一場百年難遇的特大洪水,長江北岸的大片村莊被洪水淹沒,許多災民都死於洪水、飢餓和瘟疫之中,家破人亡,妻離子散。
洪水退去後,為了生存,長江北岸的許多百姓拖家帶口,舉家搬遷到長江南岸生活,但還有一些人留了下來。
因此,江州城和廬州城的百姓血脈相連,每年秋潮退去,都有大批廬州人返還江州城祭祖。
北疆慕容府的阮夫人祖籍江州城,是江州城阮太守的女兒。每年秋天,都會帶兩個孩子回江州城看望父母。
慕容炎因為最近邊疆異動頻繁,擔心外族入侵,所以留在北疆鎮守並沒有跟來。小滿還窩在黑城軍營跟殷雷廝混,也沒有跟來。
自從阮太守知道他那個調皮搗蛋的外孫被送進軍營,在軍營裡頗有建樹,很是欣慰。
逢人就吹噓自己的寶貝外孫如何懂事,如何志向遠大,現在那個恨鐵不成鋼的小滿搖身一變成了他外公心中一個吃苦耐勞,艱苦奮鬥,保家衛國的三好少年。
返觀那個蹲在地上玩泥巴的慕容月,阮太守覺得,這一窩生出來的小崽子可不能就這麼放任不管。
從小滿進軍營的那年開始,阮太守就開始著手規劃他的完美外孫女的培養計劃。
慕容月每次到江州城,都有一位技藝超群,享譽江州的先生在等待她,教授琴棋書畫,詩詞歌賦的先生們不管晴天下雨,總能輪番出現在她的面前,真可謂兢兢業業、誨人不倦。
花廳裡,背靠搖椅,悠閒喝茶的阮太守看著那進進出出慕容月閨房的先生,美好憧憬著他的外孫女成為名滿江州的大家閨秀。
但似乎培養歪了。
他那一心想當大將軍的寶貝外孫女,來江州城的第一年就把城北林員外家那個在街上調戲姑娘的胖兒子給打了。
第二年,阮太守請了一位琴藝精湛的老先生來教慕容月彈琴,打算培養培養淑女的氣質。
沒想到,年過半百的老先生深深的被慕容月那不堪入耳的琴聲驚嚇到,第二天就遞了辭帖,拂袖而去。
就這樣先生換了一波又一波,在北疆野生野長的慕容月愣是沒有培養出一點點淑女氣質,阮太守心心念念想把外孫女培養成大家閨秀的計劃徹底流產。
但執著的阮太守便沒有就此放棄,隨著慕容月的一天天長大,阮太守意識到,就算不會琴棋書畫,怎麼也要學會繡個小花小草,以後找婆家的時候也好跟別人說,他的外孫女溫柔嫻淑,心靈手巧。
今年,沒看到任何先生等待她的慕容月前腳剛邁出太守府,打算出門溜達溜達,就被她外公逮住丟進閨房。
不一會功夫,僕人們就搬進去成捆的布匹和各色各樣的繡線,跟著阮太守進來兩個身著花布衣裙的中年婦人。
阮太守對慕容月下了死命令,這次不好好繡出個圖案來不許出門。
李昱渡船過江,來到江州城太守府拜訪的時候,十根手指上纏滿繃帶的慕容月終於能勉強繡出三隻鴨來。
阮太守非常滿意自己魔鬼式的訓練成果,他讓裁縫把慕容月剛繡好的那三隻小黑鴨,裁成方塊,準備做成三條手帕讓慕容月帶回家去,給他那個不會教養孩子的女婿看看,這才是女孩家該做的事情。
阮夫人領著李昱來到慕容月閨房的時候,那三條寄予厚望的手帕剛好完工,耀武揚威的躺在閨房正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