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江醫師(第1/2 頁)
1
江醫生在給一個頭上破了一個洞的人處理傷口。
那個傷者是個四十來歲的女子,頭髮打結,血糊了一臉。衣服也濺上血點子,看起來狼狽不堪。
她坐在凳子上,罵罵咧咧 ,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模樣。
這人有種莽勁,讓人生厭。
江醫生手裡忙著,一邊清理血,一邊說:“你別亂動,我沒法把藥放進傷口了。”
江醫生是個八十六歲的老頭兒,身材精幹,頭髮短短,花白。他是個好脾氣先生,說話,慢聲細語,對誰都客客氣氣。在村裡很有威望。
誰家的孩子不聽話了,就會請他來批判。
大家敬重江醫生,一是因為他為人正直無私,善良,二是他醫術高明,三里五鄉的人都是他的病人。當然被求的人有發言權。
人都慕強的。
你有求於人,自然會對他言聽計從。
受傷的農婦姓馬是和公婆吵架,被丈夫揍。混戰中腦袋磕在桌子上,流了血。
本來,到這個份上,先處理傷者,別的是非對錯,一會兒再說。
人有時候莫名其妙的軸,什麼話也聽不進去。
2
受傷者其實也沒那麼壞。
她和公婆發生口角。是因為家裡沒有饅頭了,她想去買幾個吃。畢竟方便,領居家就賣饅頭。
而公婆節儉慣了,覺得自己家做的饅頭,又便宜,又好吃。沒必要浪費錢。說出來,各有各的理。
女人是個急性子。想做什麼就做什麼。不願意被誰管束。再說了,買饅頭,花自己的錢。別人有什麼資格說三道四。
本來是件小事。結果成了血案。有點可氣,有點兒不值得。
丈夫回家,看到飯沒做,心裡有氣。想到自己忙死累活,為家人掙命,結果卻是如此一地雞毛。
他吼妻子:“你不能做飯,留著啥用。我父母年紀大了,百善孝為先,你就聽話蒸鍋饅頭,有什麼不可以?”
女人正在氣頭上,覺得公婆針對自己,丈夫不理解自己,不替自己做主。還職責自己不對。她不顧那麼多,一人單挑全家。誓要爭取自己的權利,分個對錯。
家是講情的地方,不能講理分辨是非對錯。
好多人不懂。
事情沒有你死我活。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道理。
爭吵不休,火氣大,難免推搡。
女人被丈夫推了一把。男女力量懸殊。雖說丈夫只用了三成力量,女人踉蹌幾步,沒站穩。伸手服桌子,不小心摔倒了。腦袋撞到桌子角,用力過猛,桌子榆木硬 偏偏是角部尖銳。
事情湊巧。
不算什麼大事。
見血了,心裡一慌亂。
顯得時態更嚴重了。
丈夫急忙送妻子去找江醫生。
就出現了開頭的一幕。
3
江醫生是好好先生。
他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勸大家別衝動。他站在公平立場,說“你們說的話,都有理。可是,站在對方角度,再想,事情又不同。”
人都有自己的想法,首先會從自身出發,去思考解決問題。
說起來,這樣做,沒什麼不對。
如果是一家人,就該換位思考一下。
為了一個饅頭的事,弄的滿城風雨,流血打架。太可笑了,一個屋簷下,低頭不見抬頭見,各退一步,不就行了。
你們覺得爭個對錯,有什麼意義?
江醫生是有智慧的人。
他幾句話都說到點子上了。
眾人目瞪口呆,會想所做種種,就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