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老魏家的幾位“爺”(第2/4 頁)
是因為這個沒有結果的謀略,讓一向較真的魏延耿耿於懷。
“子午谷奇謀”只是戰術問題,說到底,諸葛亮和魏延之間最大的分歧,其實還是北伐路線的選擇,以及戰爭與政治的契合度問題
諸葛亮每一次選擇的都是先“出祁山,佔隴西,居高臨下戰關中,最後圍長安城”的路線。
簡單點說,就是“先隴西后關中”。
而魏延則認為西線只能是虛晃一槍,你即便佔據了隴西又如何?人家曹魏就重兵屯於長安堅城,任你在隴西折騰,最後,你還能如何?
註定是竹籃打水一場空的結局。
與其這樣,還不如直接把眼光聚焦到長安城上。
拿下長安,佔據關中,還怕那隴西不俯首帖耳?
諸葛亮一直沒有同意魏延的戰略戰術選擇。
結果是怎樣的呢?
結果就是諸葛亮五出祁山,佔隴西,最後,都功虧一簣,無功而返,甚至連長安城的城牆影子都沒有看到過。
最後一次,已經到了渭水河邊,但直到諸葛亮累死在五丈原,同樣沒有看見長安城牆的影子。
作為後世人,一想到《三國演義》,一想到《三國志》,一想到這個風雲際會的時代,第一撥被想到的人中,絕對沒有魏延。
甚至,當你想到魏延的時候,幾乎都是當做一個笑料來記憶的——“腦後反骨”這樣的事情,沈騰相信偉大睿智如諸葛亮者,絕對不可能說出這樣的話來。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這樣的話一旦說出口,就等於把一個人的終生都否定了。
他沒有說,不代表他不能做。
先帝時代的魏延,是一方大員中表現最為出彩的。
但在諸葛亮時代,魏延看似爵位級別不斷上升,但手裡的兵權卻被剝奪得一乾二淨,成了一個最著名的打醬油的角色。
若非心裡淤積了太多的怨氣,他也不至於總是和楊儀一個文人過不去。
魏延的高光時刻並不是他敗郭淮破曹真,而是他安坐漢中太守那幾年,將漢中打造得銅牆鐵壁一般,讓曹魏根本不敢來犯!
也正是因為魏延在北方的固守,打造的固若金湯的漢中防線,才使得劉備敢於在東面發動夷陵之戰。
——這就是底氣!
……
吃,喝,吹牛,打屁……無論哪個時代,這樣的時間總是過得很快。
很多年輕人都已經有些醉意了,但因為有魏延在這裡,卻也不敢過於放肆。
紈絝們的護衛家將們自成一群,在另外一邊吃喝著。
倒是魏延家的三個姑娘悄悄指指點點地和老魏說著什麼。
老魏被幾個不聽話的丫頭攪得豹肉沒吃多少,豹子腿已經被仨丫頭偷吃光了,酒卻是喝了不少,舌頭都快捋不直了。
他衝著沈騰招招手,嚷道:“小子,過來正式認識認識,這是三花四花五花,這是沈騰,你們叫騰哥兒……”
“咦——難聽死了,叫三爺四爺五爺!”
老魏也懶得和姑娘們較真兒,起身要去旁邊僻靜處放水。
老傢伙前前後後都已經放了三次水了。
幾個姑娘卻兀自和老爹開著玩笑,拉著老魏不撒手,要和老爹拼酒。
“這奇葩的父女!”沈騰不禁一陣好笑。
漢朝時代的女人,是真的很開放。
甚至可以說,他們的開放,遠遠超出人們的想象,縱馬狂奔,縱酒放歌,那都是小事兒一樁。
老魏好不容易擺脫了姑娘們的糾纏,搖搖晃晃地向外走去,魏黑子和包子連忙跑過來,一邊一個攙扶著他走遠了。
沈騰也準備去放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