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頁(第1/2 頁)
思想解放運動的兩個層面
任何思想解放運動必須具備兩個層面的必要條件:一是意識層面的思想解放,二是行動層面的思想解放,這兩個層面必須互相配合,缺一不可,就是中國古語所說的&ldo;知&rdo;和&ldo;行&rdo;。首先是&ldo;知&rdo;的層面,如果沒有意識層面的解放,就不會有新的行動。進而,意識的變化必須表現在行動層面,沒有行動,思想解放可能只是空談。在行動層面當然還必須涉及行動的可行性。很多&ldo;知&rdo;只能停留在紙面,是因為這些&ldo;知&rdo;沒有任何現實可行性。
三十年前,鄧小平所發動的思想解放運動就具備這些要素,或者說,在鄧小平那裡,思想解放是一種行動哲學。在意識層面,鄧小平針對的是&ldo;凡是派&rdo;,也就是教條派。鄧小平並沒有否定毛澤東思想,而是強調毛澤東思想在新情勢面前必須得到發展。在行動層面,鄧小平強調中國要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型。可以說,鄧小平的這一行動哲學指導了中國改革開放三十年。
三十年後的今天,中國的改革開放已經到了一個新的階段。改革開放促成了中國社會經濟的大轉型,但轉型不可避免地帶來了消極面,包括日益增大的收入差異、社會分化加劇、環境惡化,等等。儘管沒有人會預期轉型只帶來利益而沒有負面效應,但如何應對這些負面效應是必須回答的問題。當舊的指導思想不能解決這些問題時,思想解放就成為必要。再者,還有一個向什麼轉型的問題,就是方向問題。這個方向問題也要透過思想解放運動來給予回答。
社會轉型帶來的困惑
近年來,因為社會轉型給中國帶來的負面效應,很多人對現實和未來充滿了迷惑。左派提出要回到毛澤東主義,一些人開始以反思改革的名義全面否定改革開放。客觀地說,懷舊主義既沒有任何理性,也沒有現實可行性。很多人也不見得真的要回到過去貧窮社會主義時代,他們的懷舊只不過是表達對現狀的不滿。當人看不到未來的時候,往往會懷舊。這股力量並不小,有關部門也給予了很大的重視。表現在改革話語上,領導層已經明確表示不能否定改革,回頭沒有出路,只能向前看。但客觀地說,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這個&ldo;前&rdo;是什麼,並不很清楚。在另外一端,之前的一些改革力量封閉起來,逐漸變成進一步改革的阻力。他們從改革開放過程中獲得了巨大的利益,但久而久之演變成了既得利益。他們的理性自然是動員一切可能的力量來維持既得利益。
這樣,改革開放三十年之後,改革開放本身的可持續性問題就提了出來。儘管有關方面在堅守改革底線、避免倒退方面做了不少努力,但又如何解決所面臨的一系列問題,面向未來呢?這需要新的解放思想。
十七大報告提出要不斷探索和回答一系列重大的問題,如:什麼是社會主義、怎樣發展社會主義?實現什麼樣的發展、怎樣發展?建設什麼樣的黨、怎樣建設黨?這裡實際上在意識、經濟和政治等多個層面涉及了這次思想解放運動的內涵。其本質可以用一個詞來概括,那就是&ldo;開放&rdo;。思想解放就是&ldo;開放&rdo;。這裡的&ldo;開放&rdo;當然不僅僅是鄧小平當年提出的對外開放,而具有更為廣泛的意涵。
首先是思想意識的開放性。社會主義的方向是中國社會大多數人都接受的共識,但這個共識的內涵是什麼?這需要研究和討論。第一次思想解放運動的核心是&ldo;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rdo;。透過大規模的爭論,中國社會有了共識。但現在是官僚控制和壟斷了意識領域。官僚體制本身沒能在&ldo;知&rdo;的層面有所創新,又不容許社會創新,這是意識形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