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大哥心願(第1/5 頁)
乜四仁大哥的孩子要結婚了。在小寨村乜家莊是一件天大的事情。
大哥對乜家莊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和貢獻。大哥身體健壯,從小照看弟弟妹妹,是家裡的主要勞動力。上過小學之後,沒有上過初中和高中,就回家裡幹活,結婚後與大嫂一直在家務農,侍奉父母。從小照看乜四仁與乜振興。
自從父親走了以後,母親便一直和大哥家生活。大哥和大嫂老實憨厚本分。乜四仁和乜振興對大哥大嫂都很尊敬。大哥家的孩子和大哥一樣,長得粗獷而挺拔,從小三大五粗,學習卻極其一般,上了小學和初中之後,高中便沒有再去上了。大哥這人實在,他認為只要孩子身體好,上不上高中回農村勞動,學的知識已經足夠了,所以也沒有強求。
二哥對大哥的這種放任自流、讓孩子在家勞動的想法很是反感,但大哥有大哥的道理,大哥突然告知他們,兒子要結婚了,這讓他們大吃一驚,沒有想到三大五粗的孩子只有初中文化,竟然也有姑娘能夠看得上,而且要體體面面、風風光光的結婚。
乜四仁和乜振興對侄兒的結婚很是重視。
乜振興專門給畜牧局長打招呼,說明要購買十隻雞和150斤鮮豬肉;給商業局長打招呼買了三箱三糧液最高檔次的酒。把這些東西裝在吉普車裡,已經滿滿當當。乜振興還是認為缺少了一些心意。乜振興老婆說;“這些東西已經夠了,你現在的身份和別人不同,回去給大哥家一些錢方便一點。”
乜振興很認真的看了看媳婦,頭髮開始花白,臉上已經有了魚尾紋,額頭上有了深深的皺紋。他突然感覺媳婦很是辛苦,這些年自己在外風風雨雨,雖然不時的給家裡送錢,但極少關心自己的孩子。他知道孩子的學習在媳婦的輔導下一直不錯。照這樣的水平發展,他的孩子考上大學是沒有問題的。一是基礎很好,小學就在師範學院的附屬小學讀書,這學校有著豐厚的教學經驗,老師也很優秀。農科院的同志們不停的輔導,雖然媳婦文化水平不高,輔導不了多少,但是監督的很嚴格。
乜振興媳婦知道乜振興身上沒有多少錢,他的花哨太大,人情世故也多,大部分的錢都已經回來交給了自己。所以,就在箱子底下掏出了500塊錢,給乜振興口袋裡裝上。
乜振興怎麼也不會相信,媳婦竟然能夠積攢下500塊錢。因為孩子上學的花銷和他們兩娘們兒的生活,開支不小,媳婦現在雖然是合同制職工,工資也才一兩百元的收入,乜振興每月就給家裡二三百元,兩個人的生活應該說僅緊巴巴,夠過而已,但媳婦還是節省下來了500元,他很吃驚。
在農村,500元就是一年的積累和勞動收入所得。乜振興媳婦竟然給了乜振興500元,感覺媳婦很是勤儉持家。
自己雖然大學生,還是鄰縣主要領導,工資也才五六百元,還有就是秘書給填報一些下鄉補助和出差費用,每月增加一兩百元,其餘的自己人情交往等等一些開支,幾乎沒有節餘。
有一次,乜振興一次給媳婦交了500元,媳婦堅持只收了300塊錢,把200塊錢退給了他,媳婦說:“你在外招待應酬和人情世故多,家裡再苦再難,我們可以堅持。同時,農科院裡還有兩分多菜園子,不用買菜”
媳婦勤快,下班之後,便急急忙忙給孩子做飯,把自家二分的菜地種的很是興旺,甚至於還吃不完。現在年輕不願意種莊稼,便把荒蕪的菜地也給他耕種。這樣說來,家裡就省了一大筆蔬菜錢。
但家裡能夠存下500元,這也是一筆不小的收入。500元對農村人來說,就是一年積累和勤勞收入了。乜振興眼睛裡飽含了淚水。
乜四仁得知大哥的兒子、自己的侄子要結婚了。很是高興。滅振興幾乎每半個月都要回家一次,回家必須要給母親割五斤肉,或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