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酒席散(三更,求月票)(第2/3 頁)
阿糖,她倆自從坐下後便一言不發,認真完成溫瑜給的任務。
觀察席上各人的言談以及身份,思考他們所說話的含義。
雖然嘴上沒出聲,但二丫一直用傳音向阿糖吐槽。
你看那人,生的肥頭大耳,總是自以為俊朗整理發冠,還色眯眯的盯著鄭娘子瞧。
那蘇兆是不是有點傻氣,出門得讓人忽悠瘸了。
先生好厲害,這麼快就想出來了!
先生右邊的少年有點奇怪啊,他說話總若有若無的打探別人的訊息。
噗嗤!哈哈哈哈,這詠雪聽著還怪順的。
……
阿糖因為沒有靈根,只得聽著二丫嘰嘰喳喳的吐槽,無法遮蔽。
不過聽得習慣了,她嘴角不自覺的勾起細微弧度。
“溫小弟的弟弟?”姜竹清向後看去,瞧見兩個稚嫩的少年郎,最多十四五歲的樣子。
若是這兩人才情也同溫小弟相差無幾,那一定要打包忽悠走!
不,這怎麼能說忽悠,這是慧眼識英雄,惺惺相惜,良禽擇木而棲!
姜竹清在心中定下計劃,面上不動聲色,點頭道:“二位是否介意我同你們一道參訪大雁塔呢?”
二丫抬頭,看到溫瑜幾步可查點頭,同意道:“當然不介意,姜大哥跟哥哥相談甚歡,我們自然十分歡迎。”
姜竹清打趣道:“溫弟你這兩個弟弟我看著歡喜,要是我也有這樣的弟弟就好了。”
溫瑜道:“那是姜兄還沒見過他們調皮搗蛋的時候。”
二人說著對視一眼,莫名的都笑起來。
此方談話聲比較小,等溫瑜止住笑意,桌上的話題也換了一個,開始話題發散地閒聊起來,潘舉人也參與進來,抱怨官場上的一二煩心事。
“各位應該都知道前段時間的怪事,長安縣人口失蹤,萬年縣莫名懷孕,這件事雖然解決了,但並不是朝廷辦的,而是聖一殿和逍遙宗兩派弟子合力解決。”
潘舉人一說話,其他文士都停了閒聊耐心聽,表示尊敬。
在場的二十人即便是不待見的旁支子弟,本家也大多非富即貴,對於修士門派還是有所瞭解。
這是他們跟普通百姓和暴發戶家族的區別。
每家有底蘊的大族都會供奉幾位修士,朝廷更是有專門的修士機構,當無知百姓反叛起亂時,只需一位築基修士隨軍,就能不費吹灰之力鎮壓叛亂。
這也是大夏王朝所默許的,用以維持國祚的手段。
百姓是永遠不可能推翻大夏王朝統治的。
只可惜現在對皇位虎視眈眈的是同為皇親國戚的諸侯們。
因此這也算不得透露重要訊息,潘舉人繼續道:“本來這件事是朝廷鎮妖司的人解決,但偏偏在怪事發生前一天,長安城的鎮妖司校尉褚朝雲帶著整個鎮妖司的人離開了。”
“她走的匆匆,後來怪事爆發,長安城就沒人能解決這事,鎮妖司的人不在意軍功,我可以憑此升一升,但最後門派的人來了,那就不是我們管的事了。”
“在這裡熬了這麼多年,卻一直升遷無望啊……”
潘舉人仰頭飲盡杯中酒,眾文士面露關切,一副同仇敵愾之相,更有人以詩詞勸之。
“太白詩人曾言’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潘舉人不必沮喪。”
溫瑜傳音給二丫和阿糖:好好學著點。
蘇兆不愧是“人傻錢多”直性子,眾人都在勸慰,至少落井下石不要太明顯,唯有他翻個白眼:“升遷這樣慢還不是因為能力不行,要不是我二叔的緣故,估計早就被罷官了。”
蘇兆說話的聲音說大不大,說小不小,剛好可以讓人假裝聽不見又不覺得誇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