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第1/2 頁)
二、優勢力量制勝規律:步兵戰鬥首先是一種物質力量的運動,而一定的物質力量只有在較強的物質力量的打擊下才能被消滅。戰鬥的勝利固然由多種因素決定,但主要的和經常的則取決於對抗雙方戰鬥力量的強弱對比,列寧指出:&ldo;在決定時機和決定地點擁有壓倒優勢‐‐這是取得軍事勝利的&l;規律&rdo;。力量的優劣是決定步兵戰鬥地位的物質基礎。
戰鬥實踐表明,在步兵戰鬥中,力量強的一方掌握著行動的主動權,而力量弱的一方則處於被動的地位。隨著戰鬥的發展,敵對雙方戰鬥態勢主動或被動的地位也會隨著力量的優劣轉化而發生變化,決定這種變化的客觀基礎是力量的消長。只有始終保持力量的優勢,才能確保戰鬥的主動地位。力量的優劣是決定步兵戰鬥結局的物質基礎。步兵戰鬥的最終結局,從現象上看,繫於戰鬥的規模、強度和進展速度、持續時間,合同戰鬥的制約和影響,以及人的主觀能動性的發揮等,但究其本質,主要取決於戰鬥雙方力量的強弱對比。
一般來說,力量強的一方,容易取得戰鬥的勝利,反之往往遭到失敗。這就是優勢力量制勝規律。我們在認識這一規律時,要注意正確理解步兵戰鬥力量的&ldo;強&rdo;與&ldo;弱&rdo;,&ldo;優勢&rdo;與&ldo;劣勢&rdo;。具體把握兩點:其一,步兵戰鬥力量的&ldo;強&rdo;與&ldo;弱&rdo;是在步兵近戰範圍內相對而言的。步兵是近戰突擊兵種,實施近戰是其消滅敵人的惟一途徑。因此,只有在近戰範圍內形成的對敵優勢,才能做到&ldo;以強擊弱&rdo;,取得戰鬥勝利。這就是說,在遠距離上形成的優勢,如果不能維持到近戰範圍內,就不是真正的對敵優勢。所以,戰鬥開始之前形成的優勢或曰&ldo;強&rdo;,不等於&ldo;強勝弱敗&rdo;中的&ldo;強&rdo;,只有戰鬥發起前之&ldo;強&rdo;,經過在敵火力打擊下的接敵運動依然保持其&ldo;強&rdo;,才能為勝利奠定基礎;反之,如果戰鬥發起前之&ldo;強&rdo;,經接敵過程中敵火力打擊而變為近戰距離內之&ldo;弱&rdo;,就必然招致失敗。
步兵戰鬥史上,因此等原因勝利或失敗的戰例不勝列舉。為什麼現代戰鬥中,無論是進攻或是防禦,敵對雙方都非常重視發揚自身遠戰火力和充分利用上級支援火力盡遠打擊敵人,同時注重自身防護?這都是為了使遠戰距離上不利於己的強弱對比向著近戰距離上有利於己的強弱對比轉化,或者使強敵變弱,或者維護已方之強,或者拉大我強敵弱之勢,最終為了在近戰距離上以強擊弱,奪取戰鬥的勝利。
高技術戰爭中,敵對雙方遠戰火力都有所增強,近戰優勢的聚集將更加困難和重要。
其二,步兵戰鬥力量的&ldo;強&rdo;與&ldo;弱&rdo;是步兵戰鬥力的綜合對比。我們在這裡所說的步兵戰鬥力量,是多種因索相互作用、協調一致在近戰距離內發揮出來的,作用於敵人的一種綜合的&ldo;力&rdo;。這種&ldo;力&rdo;,是物質力量因素與精神力量因素的統一,是客觀因素與主觀因素的統一,是數量與質量的統一,是步兵自身力量與上級、友鄰支援力量的統一,是主體力量與可資利用的環境因素的統一,是靜態力量與動態力量的統一。如此複雜的力量構成,要求我們在進行強弱對比時,不能簡單地只進行單一因素的對比,要做到既對比有形又對比無形,既對比數量又對比質量,既對比自身又對比一切對戰鬥有影響的各種因素。這樣才能真正分清強弱,切實形成優勢。特別應該注意的是,步兵更看重兵力、武器數量以外的精神困素、環境因素等的對比。我軍步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