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吳三桂決定降清(第2/2 頁)
望你能把價格談下來。
無論是玉米還是大米,反正又不是朱由檢自己吃。大米是供應明軍吃的,玉米朱由檢準備拿出來救濟災民。
奪回京城,重振大明,沒有糧食是不行的,小冰河時期最珍貴的不是銀子,是糧食,有糧食就能穩定一切。
為了擁有大批的糧食,讓明軍還有百姓吃飽,餓不死,普通品質的糧食就足夠了。這樣才能大量供應。
此外又讓媛媛購買了一些藥品,消炎消毒,處理傷口之類的品種。
然後又給公司賬戶打夠必須得資金。
做完這一切,朱由檢也不耽誤,趕緊傳送到白沙瓦,去見自己未來的老丈人,順便給艾莉亞買了一些禮物。
到了白沙瓦,發現阿里和他的兄弟把武器店已經營業了。
有了媛媛從國內運來的普通機床,確實提升了工作效率。比手工打磨提高了好幾倍。
朱由檢看了看新制造出來的ak,感覺非常滿意,唯一美中不足的還是子彈,產量太少了。這東西手工生產難度太大了。數量大,利潤又不高。
對於這些產品,朱由檢暫時也用不上,囑咐阿里銷售給附近地方武裝就行了。
這個武器店,只不過是投石探路而已,如果順利的話,朱由檢打算大批投資此地,但是前提,就是看看阿里一家的經營能力和本地的關係。
如果沒問題,在巴國搞一個子彈自動化生產線,因為未來朱由檢需要海量的子彈,這畢竟是一個王朝的需求量。
不能總是購買子彈吧,但是生產的話,在大明是無法做到的,這涉及機器、電力、廠房、培訓等方方面面,什麼各種人才。
有傳送門,朱由檢可不打算在大明搞什麼工業文明。
作為穿越者,朱由檢講究的是務實。真正的文明不是幾個車床就能搞定的。
搞工業文明,需要搞教育,培養人才,發展各種學科,還要搞基礎建設。等這一切搞完,大明早就沒了。
就算朱由檢想搞,也要一步步來。
朱由檢的想法就是巴國搞生產,大明來消費。至於發展工業文明,朱由檢認為急不得。等收復京城後,慢慢的普及基礎教育,啟發民眾的科學萌芽,順應自然而發展。
到時候把數學、物理、化學、地理這些知識進行普及教育,開展系統教學,把人才培育出來,再從後世傳送一些實驗器材,還有基礎的機床,這樣工業建設就會慢慢展開。
只要大明能提前西方十幾年進化出工業文明,或者同步進化出工業文明。朱由檢認為就是為華夏建立了不世功勳。
如果僅僅是戰爭或是收復國土,有這些近代的武器就足夠了。
:()穿越成崇禎,重建大明河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