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頁(第1/2 頁)
就這一招,立刻就斬斷了六國舊貴族及舊豪強對於地方的控制。
此謂之強本弱末也!
此後百年,漢室天子代代接力,以陵邑制度為幌子,將天下豪強貴族兩千石不斷的遷徙到關中各陵邑區。
由此形成了陵邑人口聚集區。
老張家就是這個國策之下無數犧牲者中的一員。
於是,張越的豪強夢,還沒開始就已經結束了。
而張氏曾經的富貴和顯赫,早已經成了昨日黃花。
如今的張家,不過是這南陵縣治下的長水鄉的一個小地主而已。
家中不過有著頃的水澆地和七八頃山陵。
在這長水鄉之中,或許算的上一個人物,但在這偌大的關中,卻不過是太常卿計薄上的一個戶名而已,無足掛齒,不值一提。
這卻正好與張越的想法契合。
值此多事之秋,能不起眼就是最好!
一個關中小地主,既不可能餓死,也不會被捲入政治之中。
然而……很快,張越就笑不起來了。
因為他發現,事實上,他已然身在局中。
因為……
這個張毅,居然是黃老學派的學子!!!!!!
真是……
「傻啊……」張越在整理好張毅的所有記憶後,也是悠然一嘆,有些苦惱不已。
世人皆知,如今,乃是儒家的天下!
自元光元年,董江都(董仲舒,因其曾任江都王太傅,時人皆以董江都相稱)在面聖之時,對以《舉賢良對策》,深得當今天子之心,於是,罷黷百家獨尊儒術。
天下思想混一,就連曾經如日中天的法家勢力,也是夾起了尾巴,披上儒皮法骨的偽裝,玩起了春秋決獄。
文景之時,秉政天下,創造了文景之治的黃老派政治家,則各自縮回了家,當起了鴕鳥,學起了老莊,只願耳根清淨,不為俗世所煩憂。
但,在中國,從來都會有一些人不甘為人奴役。
從來都會有一些人,明知道前面是萬丈深淵,也義無反顧。
也一直都會有一些人,願意為了自己的理想與抱負,而不惜流血犧牲。
這張毅就是其中之一。
從張毅的記憶裡得知,本來,當年,張毅已故的長兄是希望張毅能去河間,拜當世大儒,《詩經》博士毛萇為師。
縱然不能,也要拜毛先生門下高徒。
這是如今天下寒門士子想要出頭的最好途徑。
可惜,張家是什麼門戶?
一個南陵小破地主!
那毛萇又是何等人物?
他乃是大毛公的侄子兼親傳弟子!
大毛公又是誰?
他乃是荀子的親傳弟子,更是《詩經》的正宗傳人。
更重要的是——歷史證明瞭,他才是漢代儒家變革中的勝利者。
《詩經》本有四個注釋版本。
分別是齊詩、魯詩、韓詩和毛詩。
毛詩是最年輕的,但也是笑到最後的。
到東漢中後期,毛詩學派就已經將其他三個對手打的連傳承都斷絕了!
哪怕是如今,毛萇先生在河間的君子館也是天下有數的名學。
由此可以想見,張毅這樣無背景無家世更無名聲的小年輕想要拜入毛萇或者其弟子門下,簡直就跟後世某個農村的學渣,跑去諾貝爾獎得主的面前,大咧咧的說:「我想跟你學做學問……」
所以,張毅的求學之路,自然無可避免的失敗了。
他別說見到毛博士了,便是毛博士的君子館的大門也沒有看到,便被人趕了回來。
開玩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