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5章 三苗緩衝區,高原古羌族(第1/2 頁)
除百濮部落外,位於雲貴、湖廣及嶺南交匯處的三苗,對往南開墾的楚國似乎並無好感。
很多三苗部落接觸楚國來使時,均是抱著敷衍了事的態度。
明面上對歸附楚國並無意見,但是由於各種原因,需要耗費時間進行內部商議。
商議出正式結果前,三苗部落將暫時以楚國盟友的身份,處置與楚國有關的各項事宜。
截止當前,已有玄甲軍甲士小隊進入三苗領地。
前期接觸過程中,可以明顯感覺到,三苗部落對中原有種天然的牴觸心理。
即便玄甲軍甲士小隊言明,大周帝國優待歸附者,新國人更是有種種優渥國策。
三苗部落卻總是一副漠不關心的模樣,甚至有三苗部落族人直言,寧願在偏僻貧瘠的大山縫隙中求活,也不會前往中原。
玄甲軍甲士小隊詢問原因,三苗部落族人直言不諱。
上古之時,黃帝部落吞併炎帝部落後,形成強大的炎黃部落。
逐鹿之戰中,黃帝率領炎黃部落,擊敗蚩尤率領的九黎部落,並將蚩尤殺死。
九黎部落四散逃亡,部分選擇南遷,逐漸演變成三苗部落。
堯帝在位時期,三苗部落曾經試圖北上覆仇。
結果堯帝派遣大軍,輕鬆平定三苗部落的復仇大軍,並將三苗部落核心首領流放西北。
夏禹在位時期,三苗部落恢復一定實力,再次組建復仇軍團北上。
結果毫無意外,夏禹輕鬆擊敗三苗部落的復仇軍團,並將三苗部落驅逐到湖廣南部。
三苗部落自此逃入大山縫隙,雖然不敢再一次北上覆仇,但是對中原的仇恨,卻沒有因為時間流逝而徹底淡化。
商湯攻滅虞夏,周武王姬發伐滅殷商,無論中原如何風起雲湧,三苗部落始終沒有參與其中。
最大的原因,便是大山縫隙過於偏僻貧瘠,三苗部落只能零散而居,勉強可以維持血脈傳承,根本無法發展壯大。
於是,逐漸形成當下意識。
無論中原現狀如何,三苗部落均以牴觸為先。
姬姓源始於黃帝,因此三苗部落對大周帝國並無好感。
姬宮湦聽聞後,並未要求玄甲軍甲士小隊強行勸說,更不用採取其他行動,只需偶爾與三苗部落接觸,雙方保持互不敵對的狀態即可。
等到合適時機出現,在逐漸分化與融合三苗部落即可。
畢竟三苗部落在大山縫隙定居,已經有一千五百載左右,如今整體上依舊貧弱。
大周帝國給出如此豐厚的優待條件,都無法說動三苗部落族人歸附,自然無需擔心三苗部落會生出變故。
簡而言之,無論大周帝國何時收服三苗部落,過程與結局都不會有任何區別。
三苗部落的核心領地,位於雲貴、湖廣與嶺南三地交界處。
楚國依舊在全力往南開墾,姬宮湦為打造鉗形攻勢,目前正在全力吞併雲貴百濮部落與江南越族部落。
在此期間,大周帝國與楚國的邊界會不斷延長,將三苗部落核心領地作為西側緩衝區,反倒能避免楚君熊儀出現應激反應。
……
第四,不少高原羌族族人,聽聞大周帝國各項優待之策,主動前往北涼郡,請求歸附大周帝國。
關於姬姓周室起源,姬宮湦前世有兩種說法,一是姬姓源於黃帝,二是姬姓源於高原古羌族。
前者被大部分史學家認同,後者亦有不少人形成邏輯閉環。
姬姓源於高原古羌族,遷徙至隴西后,開創性地改進農耕技術,並探索出更適合當時的井田制,使得姬姓周室實力大增。
來為了討好推崇奴隸制的殷商,姬姓周室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