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純臣與黨爭(第2/2 頁)
刑部官員則一臉看好戲的表情。
浙黨、齊黨、楚黨磨刀霍霍,是時候藉此打擊東林黨了。
不過無論立場如何,在場的人都有一個共識:楊漣要倒大黴了。
“那就別修了。”朱常洛語出驚人。“至於其他的事情。你一口氣說了太多話,朕沒理順。等下散會你打個報告,哦不,散朝之後寫個奏疏。寫完了之後立刻呈上來。”
再不以邊防為重,就要出大事了。如果歷史按它本來的軌跡走下去。明年,也是就是天啟元年三月十二,努爾哈赤率兵攻陷瀋陽,都督僉事、瀋陽鎮守賀世賢戰死,七萬守軍全軍覆沒。
“還有別的事兒嗎?沒有就散朝。”朱常洛真的快撐不住了,他的上下兩個腦袋脹痛得就像生長激素打多了快要爆炸的西瓜一樣。
“臣有事奏。”吏部尚書周嘉謨趕忙上前跪奏道。
“說。”朱常洛在舌尖上猛咬一口,強迫自己清醒過來。
“陛下初登大寶,便詔令吏部揀選官員。奉詔後,吏部全體官員夙興夜寐,終於整理出兩京一十三省各州縣的缺官,以及推薦的人選。”周嘉謨說道。
來了!浙黨、齊黨、楚黨的人一聽就知道周嘉謨這話是什麼意思。新君御極,政局逐漸穩定,東林黨要開始往全國插人了。
,!
周嘉謨確實是這個意思,雖然東林黨沒有指示楊漣在皇極殿的事情上借題發揮,楊漣說話的時候還把他們嚇了一跳。但結果是好的,皇帝的態度擺明了還是偏向他們這些東林黨人的。眾正盈朝的時代終於要來了!
朱常洛滿眼血絲,思維混亂。但他聽清了周嘉謨的意思,人事調動唄。但這事兒得壓下來。要真讓東林黨把人插進去了,以後就只能扶植閹黨,靠魏忠賢來平衡了。
可他只想要臣子不想要臣黨。
但現在不行,朱常洛還得靠文官們把鄭貴妃攆走。這件事只能靠外人來做,誰叫“加封鄭貴妃為皇后”是萬曆皇帝的遺詔呢。否決的事情只能讓文官來提,皇帝只能“勉強同意”。如果朱常洛自己就把先帝的遺詔否了,那可就留下讓言官攻擊的把柄了。到時候這群人可不會管他們是否曾與鄭貴妃對立過。
“卿等盡心國事,朕心甚慰。”朱常洛開口了。
完了!浙黨、齊黨、楚黨,三黨的人心如死灰。今天的朝會一過他們將再無翻身的機會。
“然宮闈之事未盡等朕的身體病癒之後再說吧。”兩句話沒有前後的因果關係,聽起來有些突兀。但劉一燝(東閣殿大學士)、韓爌(東閣殿大學士)、周嘉謨(吏部尚書)、鄒元標(大理寺卿)、孫如遊(禮部侍郎)這些東林黨的高官是聽懂了的。皇帝這是在暗示他們除掉鄭氏。
要怎麼做呢?東林黨人開始盤算起來。
浙黨、齊黨、楚黨,與東林黨對立的三黨官員也開始思考。要如何壞掉東林黨的好事又不惹皇帝生氣呢?
次日,一個宮廷秘聞不脛而走,引爆了整個朝局:
八月十日,“鄭貴妃復飾美女以進”,上“連幸數人,聖容頓減”。
八月十一日,上帶病聽政,形容枯槁。
八月十二日,上不豫。稱病不朝。
:()泰昌大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