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頁(第1/2 頁)
蔣百里小傳:
蔣方震(1882~1938),字百里,海寧人。軍事理論家、教育家,陸軍上將。1899年入求是書院(浙江大學前身),後留學日本學習軍事,與蔡鍔、張孝準並稱&ldo;中國三傑&rdo;。他是把近代西方先進軍事理論系統地介紹到中國來的第一人。
1903年,他在東京主編《浙江潮》,宣傳反清愛國。1906年,赴德國陸軍大學深造期間,蔣方震使德國軍界對中國軍人有了新的瞭解。作為舉世聞名的元帥,興登堡從未單獨約見過一個年輕的外國留學生。但交談中,蔣方震風度翩翩,識高學博,所談話題精闢深刻,使興登堡大感驚訝,對其深為器重。訊息傳出,德國著名軍事理論家、《戰略論》作者伯盧麥將軍在德軍第7軍見到了實習連長蔣方震。一番交談後,伯氏拍著這位29多歲東方青年的肩頭說道:&ldo;從前拿破崙說過,若干年後,東方將出現一位偉大的軍事家,這話也許就應驗在你身上吧!&rdo;
1912年,他任保定軍官學校校長。到職後,他所作的第一件事是遴選優秀人才擔任各級負責人及教官。凡設定課程他都親自過問,規定外語與戰術課,任何人都不準缺席。倘有教官請假,他就自己頂崗代課。他重視學生儀表,遇到帽子未戴正、紐扣未扣好、皮帶未紮緊的情況,他必親手糾正。他平日與學生同桌共餐,瞭解疾苦。每逢週六下午,他總要集合全體師生舉行講演會,提倡精神教育。他簽名贈送學生每人一冊梁啟超編的《中國之武士道》。為整頓校務,興利除弊,他屢向北洋政府請求增加軍費而遭拒絕,1913年6月18日,因絕望而自殺警世,未果。此後,他致力軍事理論研究,著《孫子注釋》,提出義務兵役制、&ldo;兵民歸一&rdo;等軍事思想。
蔣方震是個軍事天才,他一直密切注意著日本的侵華動向和世界軍事形勢。早在1923年,他就預見到日本必然侵略中國,抗日戰爭勢不可免。他以私人資格赴日考察後,更加堅定了此一看法。他曾寫出書面意見,籲請當局備戰。1936年春,他出訪歐美後,指出未來戰爭將向&ldo;立體&rdo;戰爭轉移,倡議平衡發展陸海空三軍,建設現代國防。1937年發表其代表作《國防論》。抗戰爆發後,他發表《抗戰的基本觀念》,斷言日本必敗,中國必勝。1938年夏,他出任陸軍大學代理校長。他強調:&ldo;高階軍事人才,不但要富有學術思想,更重要的是要具備實際經驗,學以致用。&rdo;他請交通部為軍校購置了一些車輛,以便能把學員拉到各地,進行野戰演習。
蔣方震曾感嘆,近代中國從日本引進兩件東西,皆害死人,一是陸軍,一是教育。而日本教育又是從法國抄來的官僚教育制度,中國人再轉抄進來放在&ldo;民治教育發達、官僚系統腐敗&rdo;的中國,則優點全失而其弊更甚。其實&ldo;書院是我們幾千年來自由研究、人格教育的民立的機關,如今變了一個小學堂。從前的山長是聘的,是巡撫總督的客、是先生,現在的校長是札是飭,替督軍省長做走狗還夠不上。所以從前是天地君親師,現在變了雜貨店的夥計&rdo;。
蔣方震對世界軍事發展的動態極為關注。1934年,錢學森從上海交通大學畢業,考取了清華大學公費留學。蔣方震對他說:&ldo;中國將來空軍獨立,現在急需航空技術人才。你可以去學習造飛機,研究空軍建設。&rdo;次年8月,錢學森赴美深造,即選擇了航空專業。
蔣方震多才多藝。1920年他與鄭振鐸、沈雁冰等發起組織&ldo;文學研究會&rdo;。期間整理歐遊所得,寫成《歐洲文藝復興史》。1921年冬,梁啟超在南開大學任課,亦邀請蔣百里前往講學。1923年他又和胡適、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