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頁(第2/2 頁)
四散的硝煙,被炸斷履帶的日軍戰車槍炮齊發,困獸猶鬥,只有手榴彈和步槍的中國步兵迎著血紅的彈雨前僕後繼,以死相拼。。。
這是一張三十年前日本歷史圖書的插頁,題名叫做《袖珍戰車的拼死之鬥》,日本畫家顯然想表現日軍戰車的&ldo;神勇無畏&rdo;,然而,不自覺中,卻留下了那個時代中國軍人用血肉築成長城,寧死不屈的戰魂。
也許因為這張作品太逼真了,我不由得仔細觀看它,而這一觀察,竟讓我發現它記錄了六十年多前那場惡戰極多的真實的影子。如果我們對畫面上的場景進行分析,竟有一種重回抗日戰場的感受。
首先吸引我注意的,是那輛被擊毀的日軍戰車。日軍中是真有這種戰車呢?還是畫家的杜撰?
這輛戰車造型獨特,前車體長,後車體短,頂部有一個丘形炮塔,上覆圓形裝甲艙蓋,前車蓋上左側有一具探照燈。全車造型矮小,到處有凸出的鉚釘,顯示依然沒有採用焊接車體。這種戰車,正是日軍在侵華前期大舉使用的九四式輕型坦克。
日軍在中國戰場大量使用的九四式輕坦克
七七事變後,日軍侵華部隊大量使用戰車,給裝備簡陋的中國軍隊造成極大的傷亡,其中,裝備最為廣泛的,就是八九式中型坦克,和九四式輕型坦克。九四式輕型坦克,三菱重工製造,這種戰車重35噸,裝備37毫米戰車炮一門,機槍一挺(後期型兩挺),裝甲厚12毫米,乘員兩人(後期型三人),時速40公里。因為這種戰車體型矮小,被日軍稱為&ldo;豆戰車&rdo;,就是袖珍坦克的意思。[here 西西河 薩蘇]
日軍九四式戰車偵察部隊,可以看到車輛的比例,這種戰車確實很小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