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0章 皇長子儲君,二皇子西王(第1/2 頁)
大皇子陳楚言,是昭武帝陳懷安和大唐開國皇后劉書君的第一個孩子,雖幼學之年,卻也有了幾分英武之氣;
陳楚言的長相,完美的繼承了昭武帝陳懷安和皇后劉書君的優點,劍眉星目、氣質出眾;
再加上,自幼被當做太子儲君培養,不僅精通文學、經史,還擅長騎馬射箭;
小小年紀,已頗具王者風範!
二皇子陳楚慶,是昭武帝陳懷安和皇貴妃月綺羅的第一個孩子,同樣是幼學之年,僅僅是比大皇子陳楚慶晚一炷香的時辰出生;
長相和氣質方面,既有中原血統的內斂,又有西域異族的粗狂,尤其是那高聳的鼻樑,讓陳楚慶本就俊朗的臉部輪廓看起來更加的立體,飽滿;
自幼隨皇兄陳楚言一起,在宮中修文習武,也讓陳楚慶在飽讀詩書的同時,練就了一身的好武藝。
由此不難看出,昭武帝陳懷安從一開始,就是將陳楚言、陳楚慶兩兄弟,皆是當做太子儲君,經世之才來培養的。
當然了,太子儲君立長立嫡,乃是中原王朝千百年來的規矩;
所以,大唐王朝的太子儲君,只能是皇長子陳楚言;
而對於此子陳楚慶的安排,陳懷安早在十年前的昭武元年,就已經提前佈局,那便是讓陳楚慶承襲其外公英武可汗磨延啜的爵位,冊封其為大唐西王,負責替大唐王朝統御西域,鎮守一方。
自十年前,昭武帝陳懷安御駕親征,於西域回紇汗國大敗東征的阿拉伯帝國八十萬大軍,徹底將西域三十六國兼併之後,就開始在西域推行“軍政分離”的新政,扶持起數個西域政權,統一由大唐王朝安排駐軍;
如今西域的格局,就類似於陳懷安穿越之前所在的世界,美利堅合眾國的體制格局,各州在法律、制度、經濟、文化上相對獨立,在軍事、外交上由中原王朝統一處理;
經過十年的新政推行和發展,如今西域的各項制度已趨近於完善,也到了昭武帝陳懷安是時候放手讓皇子們出去歷練的時機;
在昭武帝陳懷安的下一個十年規劃中,西域只是老二陳楚慶的一個跳板,他的舞臺應該在更為廣闊的非洲和歐洲,去治理大唐王朝的前線將士們所打下來的廣袤土地,大好江山;
接下來,又像他在西域推行的新政那般,把佔領區的阿拉伯帝國、拜占庭帝國,甚至是有過“金陵之盟”的查理曼帝國,也變成一個個像美利堅合眾國一樣的地方,讓自己的皇子、皇孫們去到這些個合眾國為中原大唐王朝守土安民。
書歸正傳。
當金鑾殿上的兩位皇子,齊齊向昭武帝陳懷安請安之後,便規規矩矩的跟隨滿朝文武一起,站在金鑾殿上等待皇上的進一步旨意。
陳懷安擺了擺手,對著侍奉其左右已有十年的老太監蔡和,吩咐道:“蔡公公,宣旨吧!”
“是,皇上!”
已是花甲之年的司禮監秉筆太監蔡和,轉身從小太監手捧著的錦盤中,雙手捧起昭武帝陳懷安早已擬定的聖旨,當著滿朝文武的面,大聲宣讀起來: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朕自登基以來,夙夜憂勤,致力於國家之昌盛與百姓之安康;今觀宗室之中,皇長子陳楚言品德兼優,才略出眾,深得朕心與朝野之望;天意所屬,人心所向,宜承宗廟之重,續皇家之祚;”
“茲恪遵祖制,載稽典禮,特將皇長子陳楚言冊封為大唐皇太子,正位東宮;望其克承大統,勤勉好學,以仁德治世,以才慧馭國;皇太子當秉持皇恩浩蕩,廣開才路,以安邦定國為己任;”
“自冊封之日起,文武百官及天下百姓,皆應遵奉此詔,共襄盛舉!”
“佈告中外,鹹使聞知!”
“欽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