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軍工廠選址建設(第2/2 頁)
替根據地即將成立的軍工廠指導武器裝備的製造和建設工作,劉貴孚本就對於我黨的政策持贊同意見,便欣然答應了下來,張愷也感激曾繼文等人對他的救命之恩,也隨即同意下來。
劉貴孚主動請纓,說服之前解救的工人和工程師,讓他們為抗戰盡到自己的一份力量,使得曾繼文大為感謝。
隨後幾天,曾繼文帶著劉貴孚一行人在在整個晉東和冀西交匯的太行山區奔走,檢視各處適合修建工廠的地址。
檢視了幾天之後,曾繼文一行人走到了宋家莊鎮附近。
望著附近的地勢,頓時覺得這是一處完美的可以隱藏軍事工業基地的好地方。
此處四面都是山區,東面是太行山,西面是雲夢山脈,幾條重要的交通線路同各個山間穿越而過,依據整個隘口,完全可以抵擋日軍的重兵進攻。同時由於周圍山勢險要,在山澗形成了許多天然的溶洞,空間極其龐大,可以有效的躲避日軍的飛機偵察轟炸。
透過南北倆面山間流淌的河水,完全可以建立水力發電站,為工廠提供部分電力,晉東南的煤炭雖然沒有別處容易開採,但是同樣存在大量的煤礦,同時整個太行山區存在大量的鐵礦,銅,鎢等重要的戰略資源,完全可以滿足目前八路軍部隊的消耗。
在和劉貴孚等人商量後,便決定將地址選在宋家莊鎮附近山間,於是便返回開始派人來進行軍工廠的建設工作。
在回到旅部後,曾繼文考慮到一旦軍工廠建成後,對於原材料的需求肯定會特別巨大,煤炭,鋼材,硝石硫磺等,可以透過太行山廣闊的資源自己想辦法制造,但是油料就需要家裡那邊支援,除了繳獲日軍的儲備油料,還需要用到大量開採原材料的工業裝置。
於是,便發了一封密電到家裡,開始喚醒曾繼文在西邊和北邊前幾年開始準備的後手,趁著日軍還未和西方撕破臉皮,將各類採礦鍊鋼等加工裝置透過皮包公司分批運往根據地來。
並開始召集部分當初被自己送到西邊和北方學習的一部分工程師和軍事學員開始回來支援根據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